【資料圖】
本周外匯市場美指收官為101.6702點,比較周一開盤101.7225點,美元依然貶值0.05%,這在美聯儲加息前夕的一周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因素。因此,歐元收在1.10美元,英鎊為1.25美元,瑞郎保持0.89瑞郎,加元穩定1.35加元,澳元和新西蘭元穩定0.66美元和0.61美元不變,唯有日元貶值達到135日元,這與日本貨幣政策有關,也許是未來美元貶值的配合鋪墊因素也值得關注。我國人民幣貶值傾向非常不一般,其中針對我國國情擺布匯率是關鍵,五一假期的出游之風或因兌換美元而加劇人民幣貶值不利于匯兌收益,此時廣交會看似熱鬧場面的出口訂單不足或人民幣貶值意義不大,海外資金動向嫻熟技術與國家競爭對標不得不考量慎重。一周在岸人民幣從6.88元貶值至6.91元,區間為6.88-6.94元;離岸從6.89元貶值至6.92元,區間為6.88-6.95元。
目前外匯市場調整的重要意義集中美元指數,因此美股上下跌宕尤其暴漲行情推進美元貶值是關鍵。實際上當前美股經濟穩定依然清晰可見,經濟增長、消費信心以及通脹高企都是美聯儲加息的側重參考因素,下周美聯儲加息25個點基本確定。
1、美股上漲是技術扶持美元貶值的配合加息協同。臨近周末兩天美股暴漲格外突出,周五道指漲272.00點,漲幅為0.80%收盤34098.16點,納指漲84.35點,漲幅為0.69%收官12226.58點,標普500指數漲34.13點,漲幅為0.83%收盤4169.48點。一周美國三大股指分別上漲0.86%、0.87%和1.28%,這連帶4月道指上漲2.48%,并創1月以來最大單月漲幅;標普500指數上漲1.47%,納指上漲0.04%。目前美股上漲基礎較好,企業迄今為止財報好于預期比較普遍,目前已經公布財報的261家標普500成份股公司中,達約81%的企業盈利好于預期,這是美股動力所在。美國股市上漲依然具有潛力,反之股市炒作情緒或技術調整為主依然清晰。
2、美國經濟是美聯儲加息參數重點的支持是關鍵期。尤其周五美國經濟數據形成下周美聯儲加息是關鍵。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3月個人消費開支(PCE)物價指數同比上漲4.2%,高于預期值4.1%,低于前值5.0%。PCE物價指數是衡量美國民間消費通脹的關鍵指標。之前周四美股商務部發布的第一季度經濟數據保持相對穩定也是支持因素之一。第一季度美股經濟增長1.1%,雖然比較前值或預期的2.6%和2%有差距,但是美國經濟規模依然達到6.47萬億美元,這是美聯儲加息核心參數。目前美股銀行風波并未阻礙經濟增長,經濟潛在衰退可能存在,但并不確定,進而美國經濟參數是加息考量重點。目前美國經濟穩定包括就業、調整、消費、投資以及生產均保持向上優質期表現,進而美聯儲官員表態積極支持也是關鍵因素,包括鴿派代表同意加息足以表明美聯儲加息的堅定。既使銀行風波也只是我言烏龍手法,事實表明美國銀行穩定依舊,銀行存款上周回歸增長,更打破長達一年流向收益率較高的貨幣市場基金,中小銀行感到不安的情緒舒緩很快,這也是上述股指上漲的邏輯與道理。美聯儲周五的經季節性因素調整數據顯示,銀行存款在截至4月19日的一周增加了211億美元。大額定期存款增加推動了這一勢頭。
3、歐洲經濟弱化現實是美元貶值機會而非歐元上升。當前市場預計歐元反彈趨勢強烈,這遠比之前歐元對美元匯率1.10美元更高,預計歐元將達到1.16美元可能較大。畢竟歐元區經濟數據不良疊加通脹高位的滯漲將考驗歐元生命線,歐元升值不是歐元區需要,反之是美元擺布行情所求。歐盟統計局周五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后,今年第一季度歐元區GDP環比增長0.1%,歐盟GDP環比增長0.3%;第一季度歐元區和歐盟GDP同比增長1.3%。去年第四季度歐元區GDP同比增長1.8%,歐盟GDP同比增長1.7%;但GDP環比零增長,歐盟GDP環比萎縮0.1%。其中德國第一季度GDP環比零增長,同期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GDP分別環比增長0.2%、0.5%和0.5%。愛爾蘭和奧地利GDP環比萎縮。相比較歐元區通脹7%以上偏高通脹水平,國家分化差異更加嚴重3-24%懸殊之大是制衡歐央行加息的麻煩與干擾。能源價格、政府財政刺激等因素是歐元區經濟暫時避免整體衰退的原因之一,歐元區仍處在停滯邊緣。歐洲多國面臨著經濟衰退、抑制通脹和維護金融穩定的艱巨任務。而歐洲依賴很大的俄羅斯能源貿易基本穩定,特別是俄羅斯將能源出口轉向亞洲市場,這削弱西方國家制裁的效果。數據顯示,今年2月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量為630萬噸,每日近155萬桶,達到了創紀錄水平。歐洲因素并不樂觀,潛在風險和分化將是歐央行抉擇難題與困惑難點。
預計下周美指將存在上下波動狀態,美聯儲例會之前美元貶值和之后美元升值交錯,外匯市場動蕩焦灼將是關注重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