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通訊員 蔡曉潔
金陵晚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王婕妤
“手術當天頭就不疼了,三天后就出院了!太謝謝了,困擾了我23年的問題終于解決了!”從呼倫貝爾輾轉北京最后來到南京,管先生在跨越了2700公里之后,終于在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治好了多年的“偏頭痛”,連連向醫生道謝。
家住呼倫貝爾的管先生右側偏頭痛23年,確診為頸源性頭痛。“在其他醫院進行多次手術治療,每次手術后癥狀可以緩解1-2年左右,但沒多久又反復發作。”管先生告訴記者,近期當頭痛再次發作時,他痛不欲生,于是前往北京求診,“醫院專家推薦我到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疼痛科治療,于是我從呼倫貝爾到北京再坐飛機輾轉到南京,跨越了2700多公里慕名來求醫。”市婦幼疼痛科接診的岳莉主任迅速以聯合治療法對管先生進行針對性治療,“沒想到當即頭就不疼了,現在沒什么不適。”管先生告訴記者。
針對管先生的病情,岳莉介紹:“頸源性頭痛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多與退行性或脊髓性頸椎病變、頸椎功能障礙及伴隨的局部炎癥有關,可分為機械刺激、肌肉痙攣、炎性刺激、神經會聚等疼痛,還有一些則是外傷或退行性病變導致頸部力學結構變化等骨骼肌肉系統的問題。”雖然頸源性頭痛患病率為1.0%-4.1%,但在頭痛患者中,其患病率高達15%-20%。岳莉表示,隨著時代發展,大多數人工作模式及方式發生改變,伏案低頭的時間越來越長,使得肌肉長時間緊繃,從而影響肌肉供血情況,致肌筋膜、韌帶損傷,最終導致偏頭痛。
如何避免頸源性頭痛反復發作,岳莉建議:避免久坐、避免長時間低頭,減少伏案工作時間,保持頸部平直;平時應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空調或電風扇直接吹頸部;適當進行頸部肌肉拉伸鍛煉。岳莉強調:“頸源性頭痛屬‘身心疾病’范疇,過度的精神壓力可增加頸部壓力,延長病程。適當的心理護理,如深呼吸、冥想、自我催眠或生物反饋等有助于防治頸源性頭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