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3月9日,硅谷銀行出現流動性風險,宣布出售多項資產,隨后3月10日,硅谷銀行宣布破產倒閉,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宣布接管。市場恐慌情緒下,避險資產大熱,國際金價漲2%,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回落,僅3月10日一天,10年期美債利率便回落了23BP,報至3.70%。有分析人士指出,硅銀事件或將影響美聯儲本輪加息節奏及進度,不過另有分析人士稱,美聯儲加息進度是否被影響仍需全盤考慮,如果硅谷銀行事件風險可控,不會造成系統性風險,則影響有限。
是否動搖美聯儲加息節奏?
事件爆出后,市場擔憂風險擴大,引發美國系統性金融風險,避險情緒高漲。截至3月10日,美國10年期國債名義收益率較上一周大幅下行27BP至3.70%,其中10年期通脹預期較上一周下行26BP至2.26%,10年期國債實際收益率回落1個BP,基本維持穩定。
周一早盤開盤后,美債收益率進一步下挫,基準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下跌13個基點至 4.45%,上周下跌27個基點。
海通證券(600837)指出,美債利率的大幅回落主要與硅谷銀行破產后,市場對美國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擔憂加劇以及加息預期降溫有關。
據了解,硅谷事件發酵后,截至3月10日,市場預期3月美聯儲大概率(59.8%)仍將加息25BP, 5月和6月大概率仍將再加25BP(概率分別為57.4%和48.5%),此后市場預計三季度有37.1%的概率將開啟降息。
而此前,3月8日鮑威爾聽證會發言后,CME Group數據顯示,市場預期3月加息50BP的概率從31.3%(3月6日)迅速上升至78.6%(3月8日)。
高盛研報稱,鑒于近期銀行系統的壓力,不再期望FOMC在3月22日的會議上加息;預計美國監管機構的措施將為面臨存款外流的銀行提供大量流動性,并改善儲戶的信心;對美聯儲將在5月、6月和7月加息25個基點的預期保持不變,目前預計最終利率為5.25-5.5%。
不過,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元春表示,監管和貨幣政策其實是兩件事,貨幣政策總體來說看的是美國經濟狀況,更主要的問題是關注通脹。如果說此次風險事件外溢且影響較大,甚至會加快通脹,美聯儲還是會考慮既定工作,這個問題是比較復雜的。劉元春進一步指出,這次問題的關鍵是能不能掐斷傳播途徑,會不會引起廣泛的中小銀行倒閉潮。
最新消息顯示,北京時間3月13日早間,趕在亞洲市場開盤之前,美國財政部、美聯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對硅谷銀行倒閉事件采取行動。從3月13日周一開始,儲戶可以支取他們所有的資金。與硅谷銀行破產有關的任何損失都不會由納稅人承擔。
中信證券(600030)稱,此次美國監管以及政府機構應對十分及時且有力,硅谷銀行破產的外溢影響預計較為有限,未來美聯儲緊縮節奏判斷將重回通脹邏輯,但考慮到美國銀行流動性壓力,預計未來美聯儲加息節奏也將更為謹慎。
華泰證券(601688)也在相關報告中指出,在2月FOMC的紀要中就提到對準備金持續減少和銀行未實現損失的關注。相關風險其實一直在美聯儲視野范圍內,在暫時沒有系統性風險的情況下,對聯儲加息路徑的影響可能不會太大。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稱,硅銀的破產恰恰是美聯儲無節操放水,直升機撒錢導致美債收益率暴跌、儲蓄戶存款暴漲造成的。如果再次以硅谷為借口印錢,那么美聯儲僅有的一絲信用,也將隨風而逝。
背后原因,暴力加息背景下,借短投長
對于硅谷銀行此次破產的原因,國盛證券認為是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借短投長)在持續加息環境下引發的流動性風險暴露。2020年疫情期間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中,相關客戶獲得較低成本融資,進而存入硅谷銀行,銀行則將其投資到長久期的債券中(比如美債和MBS住房抵押支持債券)。2022年以來,美國快速進入加息周期,債券價格下跌的同時客戶為保持正常運營取出存款,硅谷銀行不得不變賣金融資產填補缺口,導致巨額虧損。
據悉,疫情初期,美聯儲通過同時“降息+無限量QE”大力放松貨幣政策。美聯儲于2020年3月內連續兩次降息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累計下調150bp至0-0.25%的最低水平;同時開啟無限量QE,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大幅上升。Wind數據顯示,10年美債收益率在2020年8月達到近三年低點0.52%,隨后10年美債收益率震蕩上行,在2021年3月達到階段性高點1.74%,反映經濟加速修復、通脹預期上行、疫情顯著好轉。
到了2021年底,美國通脹開始大幅飆升,短端美債收益率同時開始大幅上揚。2022年3月,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中期美國國債持續表現不佳,5年和10年期收益率差自2020年3月以來首次倒掛。截至今年2月底美聯儲已連續加息8次共計450bp,且加息仍未結束,10年美債在去年10月、今年3月均突破4%大關。
整體來看,美聯儲在2022年3月起開始加息,聯邦基金利率由0.08%迅速提升至2022年底的4.33%,當前進一步提升至4.57%。硅谷銀行股價顯示,自加息周期開始后,其股價持續走低,截至3月9日僅為106.04元。
(數據來源:wind)
據國盛證券數據,硅谷銀行整體存款成本率由2019年的1.09%下降至2020、2021年的0.24%、0.13%。而2022年硅谷銀行款成本已由2021年的0.13%提升至 1.13%,同時存款減少161億至1731億,其中無息存款減少451億至808億(減少36%),造成了較大資金缺口。
負債端承壓的同時,其資產端同樣受挫嚴重。據澤平宏觀統計,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硅谷銀行資產端增長了1400億美元;其中55%配置了MBS,7%配置在美國國債上,而現金及等價物僅6%。而截至2022年底,硅谷的HTM資產(持有到期資產,主要是MBS)的久期延長至6.2年,同時持有的AFS資產(可供出售資產,此處指國債)錄得約25.03億美元的未實現虧損(URL)。若計算其HTM資產浮虧,則硅谷銀行在2022年底已經技術性破產,其175億美元的未實現損失已經超過了其153.9億美元的資本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是僅硅谷銀行一家面臨的問題。中信證券指出,持有至到期證券價格未實現損失較高在美國銀行間是具有共性的風險。當前隨著美聯儲加息,美國銀行在可供出售的證券投資方面面臨超6000億美元的未實現損失,中小銀行資本被未實現損失侵蝕的更為嚴重。
此外,銀行存款持續流失,貸款繼續增加,貸存比不斷上升,銀行流動性水平快速下降令人擔憂,尤其是中小銀行。華泰證券數據也顯示,隨著美聯儲政策轉緊,準備金規模已較高點時下降超過1.2萬億美元(還剩約3萬億美元),并且在結構上,中小銀行準備金縮減的規模更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