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面傳來利好消息,A股與港股迎來大幅反彈。
![]()
3月16日午間,新華社消息稱,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會議提出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同日下午,證監會也通報稱,將在國務院金融委統一指揮協調下,主動加強與宏觀經濟管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等方面的溝通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和金融運行。發揮市場內生穩定機制作用,大力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鼓勵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引導基金公司自購份額。完善有利于長期機構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制度機制,加大對公募基金等各類機構投資者的培育,鼓勵長期投資、價值投資。
當地時間3月15日,中美審計監管沖突初見曙光。中概股連日重挫之后迎來“喘息”時刻,迎來大面積翻紅。3月16日早盤,港股結束連日暴跌,小幅上漲,A股則延續跌勢;當日午盤,A股上演“V型”反彈,三大股指集體沖高,港股漲勢則明顯放大。
中美陸續傳出監管利好后,中概股行情受到關注。截至發稿,美股盤前小幅上漲,道指期貨漲1.15%,標普500指數期貨漲1.30%,納指期貨漲1.76%;拼多多、嗶哩嗶哩漲超30%,阿里巴巴、京東漲超20%。此外,美聯儲將于北京時間17日凌晨2點公布利率決議。目前市場普遍預期該會議將開啟美聯儲加息路徑,并加息25個基點,全年加息7次。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向經濟觀察網表示,在市場動蕩、信心脆弱且不確定性風險疊加的情勢下,會議釋放出決策層對當前經濟、特別是金融形勢的政策信號起到了穩定作用。A股和港股的穩定則還需要出臺更多實質性的、有助于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的重大政策。根據國常會和金融委會議的消息,短時期內各行業領域主管部門大概率會推出刺激政策,會對A股和港股的信心有明顯的積極效果。
在融智投資基金經理胡泊看來,會議對近期的熱點等諸多問題有了一個表態,對目前整體的市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包括對整體貨幣市場流動性、中概股、平臺型公司、行業緊縮、房地產以及香港市場都發表了觀點和意見。此次會議是近期重要的政策表態。短期來看,投資價值已經凸顯,但資金層面的博弈可能仍然存在,市場仍然可能會產生一個市場底;從長期布局來看,市場的風險已經在當前價格中得到充分體現。
A股、港股強力反彈
金融委會議強調,有關部門要切實承擔起自身職責,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對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要及時回應。凡是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應事先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國務院金融委將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加大協調和溝通力度,必要時進行問責。金融機構必須從大局出發,堅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歡迎長期機構投資者增加持股比例。
受政策面利好消息影響,A股、港股均實現強力反彈。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170.71點,漲3.48%;深證成指報12000.96點,漲4.02%;創業板指報2635.08點。兩市合計成交11920.3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11242.18億元有所放量。此外,北向資金結束連續前兩個交易日百億級別凈賣出,凈賣出0.82億元。
盤面上看,31個申萬一級行業全數上漲。非銀金融板塊漲幅達5.57%,領漲市場;電力設備與社會服務板塊漲幅也超過5%,分別為5.32%和5.14%。個股方面,東方財富(300059.SZ)、華鑫股份(600621.SH)、華林證券(002945.SZ)、中銀證券(601696.SH)和廣發證券(000776.SZ)紛紛漲停。
港股方面,恒生指數收復20000點整數關口,收報20087.50點,漲9.08%;恒生中國指數收報6889.45點,大漲12.50%;恒生科技指數漲幅更大,上漲22.20%,報4243.39點。盤面上,恒生指數24個行業分類全線收紅,零售業、軟件與服務板塊漲幅分別高達26.91%和22.22%;汽車與汽車零部件等8個板塊漲幅超10%。
受益于隔夜美股收漲、中概股報復性反彈,恒生科技指數大幅沖高。萬國數據-SW(9698.HK)與嗶哩嗶哩-SW(9626.HK)漲幅均超40%,分別為48.31%和40.83%;京東集團-SW(9618.HK)、攜程集團-S(9961.HK)、美團-W(3690.HK)等漲幅紛紛超過30%。阿里巴巴-SW(9988.HK)、騰訊控股(0700.HK)分別收漲27.30%和23.15%。
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到了建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這也是各國處置問題機構的普遍做法。該基金應該主要由省級地方政府牽頭成立,在目前以地產及一些小型金融機構為代表的金融風險頻發的情況下,建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對各地及時、靈活地處理各種突發性金融風險,穩定市場情緒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分析認為,這一行動對保持中國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和維護資本市場長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對于市場進行系統性風險的保護性干預和穩定市場情緒,維護和穩定潛在的金融風險,增強投資者信心,保障各專業機構投資者平穩運行有著積極推動作用。
回顧昨天市場,A股近95%上市公司出現下跌,港股恒指更是跌破2萬點,探底18000點。賀金龍表示,今日金融委會議針對房地產、中概股與香港金融市場面臨困境,傳遞做到兩個維護,并且堅定實體經濟發展,在政策面給予政策支撐,有效提振了市場情緒。從基本面上看,我國上市公司總體估值并不高;而外部沖擊和惡意做空,需要政府適當介入去緩和。在我國維持穩增長政策和國內寬松的宏觀環境下,短期的地緣政治因素擾動和外圍加息預期會對資本市場和經濟預期有情緒沖擊;但是長期來看,我國經濟向好和資本市場扶持實體經濟的決心是確定性的。
中美審計協商獲進展
當地時間3月15日,中概股連日重挫之后迎來“喘息”時刻。伴隨美股大盤收漲,并受到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有關中美監管協商取得進展利好消息提振,中概股大面積翻紅。納斯達克金龍指數一改多日頹勢,收漲4.98%,報5439.11點。
當日,PCAOB對媒體表示,正與中國監管部門保持積極溝通,近期已多次舉行會談,雙方致力于達成一份合作協議,以便其能夠檢查在美注冊的中國內地及部分從事內地業務的香港審計師事務所。PCAOB表示愿意與中國政府部門保持合作關系,采用目前其與數十家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類似的合作方式開展對相關會計師事務所的檢查和調查。
截至3月15日收盤,霧芯科技(RLX.N)大漲38.93%,領漲中概股;觸寶(CTK.N)漲幅也達到36.79%。此外,新東方(EDU.N)漲22.63%,好未來(TAL.N)漲9.43%,高途集團(GOTU.N)漲2.14%;理想汽車(LI.O)漲12.22%,小鵬汽車(XPEV.N)漲7.54%,蔚來(NIO.N)漲6.03%;老虎證券(TIGR.O)漲10.00%,富途控股(FUTU.O)漲7.63%。
互聯網公司方面,嗶哩嗶哩(BILI.O)漲11.20%,攜程網(TCOM.O)漲8.54%,京東(JD.O)漲7.08%,拼多多(PDD.O)漲6.07%,微博(WB.O)漲5.43%,網易(NTES.O)漲3.79%,滴滴出行(DIDI.N)漲2.84%;百度(BIDU.O)和阿里巴巴(BABA.N)則分別下跌0.54%和1.29%。
此前,美國證監會(SEC)于當地時間3月10日宣布將5家中概股公司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HFCAA)暫定名單。中概股隨之連日大面積重挫,并拖累港股表現。
3月15日,上述5家中概股公司也暫獲喘息之機。截至收盤,百濟神州(BGNE.O)跌0.14%,百勝中國(YUMC.N)漲8.26%,再鼎醫藥(ZLAB.O)漲4.65%,盛美半導體(ACMR.)漲2.67%,和黃醫藥(HCM.O)漲2.38%。根據要求,上述5家公司可于3月29日前向SEC提供證據,證明自己不具備被摘牌的條件;但如果無法證明,則會被列入“確定摘牌名單”。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15日,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共有280只。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陳果在研報中表示,中概股由于主營業務在國內而在美國上市的特殊性,股價易受國際形勢的影響。陳果指出,2022年3月10日中概股的集體深度回調為情緒面因素推動,主要因為美國“預退市名單”的公布挫傷了部分投資者對于中概股未來走勢的信心。中概股整體上基本面并未出現較大問題,相關財務披露問題并非新的事件,此次回調更多是受到俄烏地緣沖突影響引發情緒波動。中概股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等狀況并未發生大的變化等因素,因此短期存在反彈空間,還需進一步跟蹤國際形勢的變化如中美監管層就財務披露細則等溝通和合作進展。
賀金龍告訴經濟觀察網,PCAOB釋出監管利好消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中概股由于審計監管沖突造成潛在退市風險的擔憂。影響中概股表現的監管沖突對于會計審查責難導致上市公司的退市風險,對于中概股表現是極其重要的。當然中概股表現還基于海外資金面的宏觀因素和自身基本面的影響,投資者需多重考慮風險因子對中概股表現的影響。
中概股前路
2021年12月2日,SEC公布《外國公司問責法》實施細則,要求在美上市公司如連續三年不能滿足PCAOB的監管要求,將被禁止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交易。其中,PCAOB要求對包括中概股在內的外國公司所聘審計機構持有的審計底稿進行檢查;而據中方監管要求,境外證券監管機構不得在境內直接進行調查取證等活動;境內組織與個人未經監管批準也不得向境外提供相關信息。
有審計行業人士此前告訴經濟觀察網,中美雙方的監管要求幾乎未給中概股公司留下可操作空間,審計底稿的相關癥結暫時無解。而在中美監管動作的背景下,已有中概股公司未雨綢繆,尋求在港交所第二上市。
不過,中美雙方近期均就監管事宜作出積極回應。繼PCAOB于15日表示中美監管合作取得進展后,證監會也于16日表示,將繼續加強與美方監管機構的溝通,爭取盡快就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達成協議。抓緊推動企業境外上市監管新規落地,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暢通。繼續支持實體經濟合理融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有力有效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
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黃晶晶分析認為,盡管相信中美兩國的證券監管機構都在積極推動審計底稿問題的解決,但最終并不一定所有中概股公司都能符合《外國公司問責法的要求》。其指出,目前美國上市企業的退市方法有三種,分別是12h-6規則退市、終止注冊和私有化(going private)。其中終止注冊和私有化是中概股公司常見的退市方法,而12h-6規則退市比較鮮見。
華興證券(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如果中美雙方能按照中國證監會提出的以“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處理監管合作問題”,仍有望進一步在專業精神指引和平等互惠基礎上推動和發展跨境證券監管與會計監管方面的雙邊合作、多邊合作與國際合作,并消除中概股面臨的不確定性。
華西證券分析師趙琳也認為,面對不確定性,中美監管機構的態度是關鍵。隨著證監會表態正積極開展對話、愿意通過監管合作解決美方監管問題,中美資本市場互相開放融合的大方
向不改;隨著平臺監管逐漸步入常態化,互聯網中概股企業長期基本面亦未改變。
關鍵詞: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 A股反彈 股市消息 經濟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