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增“國高企”2800家,“國高企”總量突破1萬家大關,29項科技成果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3月4日,杭州市科技局曬出了最新的“創新成績單”。
過去的一年,杭州已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城市,躋身全球創新城市第一陣營。杭州市R&D經費支出578.8億元,投入強度達3.59%,穩居全省第一、省會城市第二、副省級城市第三。實施科技新政、建設三大科創高地、構建“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聯動創業創新生態系統工作成效明顯,獲省政府督查激勵。同時,榮獲全省首屆“科技創新鼎”,全國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居全國第二,創新指數排名躍升至全球第21位,創歷史新高。
杭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揚介紹,2022年是亞運之年,是“十四五”規劃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日前召開的杭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開啟了建設六大“城市之窗”,打造七個“新天堂”的新征程,其中,“創新之窗”作為六大“城市之窗”的“第一窗”,創新創業的“新天堂”作為七個“新天堂”的“首個新天堂”,充分體現了科技創新工作的首位度。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2年杭州科技工作將以推進城西科創大走廊高質量融合發展為中心,打好成果轉化、改革攻堅、研發投入、主體培育、創新生態、產業升級、黨建等七場硬仗,助力杭州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活力之城。
城西科創大走廊,是杭州科創濃度最高的區域。在省市聯動超常規力度推進下,大走廊創新資源高度集聚,之江實驗室、西湖大學、中法航空大學、浙大超重力大科學裝置等多個高能級創新平臺拔地而起,構筑起一個“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態,引領著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整體提升。目前,城西科創大走廊已集聚浙江省超60%的國家科技獎和省科技獎一等獎、超70%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超80%的國家“杰青”“優青”人才,2021年新增“國高企”360家、上市企業7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300億元。
2022年,城西科創大走廊將要在此基礎上加快布局高能創新平臺,支持一批“國字號”創新平臺、新型研發機構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地建設。同時,培育高質量新興產業,著力在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第三代半導體、類腦芯片等領域培育重量級未來產業,加快打造成為全球創新策源地。
據介紹,2022年,杭州將力爭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7%,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2000家、雛鷹企業800家,新增省級企業研發機構200家,新增市級及以上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60家,實施重點研發項目100項,實現技術交易額618億元。(本報記者 樓昊 陳路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