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記者從北京懷柔區生態環境局獲悉,目前懷柔區水生態環境質量達到歷史最優,特別是位于密云水庫上游龍潭溝門(白河)、湯河口(湯河)兩個考核斷面年均水質首次達到I類,優于水體功能區標準。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水質監督員”水毛茛等珍稀水生生物成為懷柔“常客”;寬鰭鱲、黑鰭鳈、馬口魚和中華多刺魚等多種北京市二級水生野生保護動物在北京懷柔安家……珍稀水生物,見證懷柔優良水生態。據了解,高密度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為水生態修復打下基礎。近年來,懷柔水庫水生態健康綜合指數逐年提升,各類水生生物多樣性逐步提高,在2021年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庫水生態監測健康評價中排名第一。
據懷柔區生態環境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自2016年開展地表水考核斷面工作以來,懷柔區國家、市級地表水環境考核斷面已連續七年全部達標;2022年2個國家、7個市級(含2個國家)地表水環境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提升至100%,即全部達到III類水體標準。
這樣的成績,得益于近年來懷柔區持續深化“三水統籌”,堅持統籌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大力推進河流水生態治理,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進一步拓展城市綠色空間,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舉措。
懷柔區共有兩大水系64條河流。管好這些河流,既是生態效益,也是經濟效益。立足保護水資源,懷柔區以“河長制”為基礎,在全區建立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落實鎮級河長33人,村級河長557人,河段長1021人,確保全區主要河湖建立從區級至村河段級的五級河長體系,解決河湖治理“最后一公里”問題,不僅加強對各類水資源保護,更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
與此同時,懷柔區立足首都生態屏障和重要水源保護區功能要求,對懷柔水庫、京密引水渠、地下飲用水源地等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嚴格執行管控要求,加強水源地的水質監測,開展水源地環境風險排查整治,確保飲用水安全。對密云水庫上游地區涉水污染源進行聯合執法檢查,對京-冀跨界斷面開展聯合水質監測,建立共建共保共享機制,共同保護密云水庫上游水源穩定性好。
一手抓管護,一手抓治污。在治理水環境方面,懷柔區持續強化生活污染治理,2022年以來共新建污水處理設施14處、管線73.25公里,全區污水處理率達91%。
與此同時,按照“查、測、溯、治、管”思路,以及一口一策、一口一檔等要求整治入河排污口,對各類排口實施規范化管理,建設18個入河排口標志牌,12套水質水量自動監測站及1套入河排口污染溯源及動態管理系統,通過排口、斷面位置、監測數據進行水質變化分析,為排口水質管控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水生態修復方面,“科技外援”作用明顯。目前,懷柔區主要河流安裝量子點光譜水質監測設備310個,實現村級水質斷面智能監測考核全覆蓋,可實時掌握主要河流水質變化情況;在主要入河排口安裝12臺水質水量自動監測設備,搭建管理使用平臺,實現水生態環境管理“一張圖”“一個庫”……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