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IQVIA艾昆緯管理咨詢總監柴研透露,目前國內有兩家公司生產HPV疫苗,但目前兩家公司產能都并未開足。據初步預測,2023年,我國二價苗的需求為1億支。從理論情況上來講,若兩家廠商開足馬力,可以在近幾年滿足多數消費者對于二價疫苗的需求。以此為基礎,預計2025年之后,我國將迎來宮頸癌疫苗發展的新階段。屆時,多款國產疫苗將陸續上市,大大改善目前我國宮頸癌疫苗“一針難求”的情況,提高宮頸癌疫苗可及性。
自HPV疫苗在中國上市至今,接種量逐年攀升。2020年國產萬泰的二價苗上市,廣泛的推動了社會需求,也讓老百姓在國產品種上增加了可及性。2021年起,我國政府免費接種政策開始推行,從鄂爾多斯開始推進免規的尤其是對低年齡段(初一初二的學生,現在大部分是針對13-14歲,也有覆蓋9-14歲這一階段的女生)推進HPV疫苗免費接種政策。這一方面提升了社會的關注度,另一方面撬動企業最難觸達的細分市場,提高了社會的關注度,同時提高了成年女性的接種意愿。
據了解,2025年之前沃森一款宮頸癌疫苗有望 獲批,GSK適用于9-14歲的兩劑次九價宮頸癌疫苗可能獲批。默沙東的疫苗有望擴展到9-45歲女性接種。可以預見,2026年后市場上將有更多的宮頸癌四價苗、九較苗,甚至11價、14價苗陸續上市。多款國產疫苗上市將極大緩解現在疫苗供不應求的情況。
蓋茨基金會北京辦事處高級項目杜珩認為,以政府為主導的HPV疫苗接種項目可推動疫苗市場向更良性的方向發展。企業會根據市場需求做產能布局和安排。如政府不引導,企業關注商業市場將產能留給高價疫苗和有更高支付能力的人群,不會優先考慮重點9-15歲人群。杜珩認為,政府主導疫苗公共市場,可以讓企業有穩定的大宗訂單來源,進而有信心擴大產能,為保障大規模生產供應,也更愿意在質控上投入更多研發和人力資源,提高產品效益。而政府和民眾也可以從此獲益,得到質優價廉的宮頸癌疫苗。
柴研透露,建立正確的認知是促進市場良性發展的關鍵。從認知角度上講,不同發展程度的城市之間、不同收入群體之間差異化很大。一線、二線超過90%的消費者了解HPV疫苗對于疾病預防的作用,但是超過30%的五線城市的消費者并不那么清楚HPV疫苗對疾病防控的作用。統計顯示,目前我國適齡接種人口有3.15億,一線城市接種率已經到達了比較高的程度,三線、四線以下城市的接種率相對比較低。一線城市接種意愿高,19--26歲意愿最高,9-15歲孩子家長雖然為孩子接種意愿較高,但急迫性較低。一線城市公眾比較愿意選擇九價苗,五線城市選擇九價苗也比較多,其它城市較少。從中國城市等級、收入水平和年齡來看,價型和價格是選擇的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宮頸癌是所有腫瘤中目前唯一病因清楚、三個預防手段明晰的腫瘤,可防可治。宮頸癌可通過全生命周期預防——小孩子接種疫苗預防;成人以后通過篩查及時阻斷病變;有問題可及時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提出《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后來發布《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愿景是到本世紀末,消除宮頸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