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一個愛折騰的英國年輕人柯林·查普曼將一輛舊的奧斯汀7改造成了一輛賽車,并將其帶上了賽場,自此開啟了跑車品牌路特斯的傳奇故事。
(資料圖)
在75年的發展歷程中,路特斯曾與法拉利、保時捷齊名,是世界三大跑車品牌之一,但經歷了幾番易主后,無論是知名度還是銷量都已不復當年,在中國市場更是“默默無聞”。
沉寂過后,路特斯決心All in電動化、智能化來實現復興。在不久前的品牌75周年慶典上,路特斯中國總裁毛京波表示,路特斯是全球第一個All in電動化、智能化的超跑品牌,產品布局戰略就是從賽道轉到公路,再轉到生活用車。在該慶典上,路特斯轉型后首款量產車Eletre也正式在國內開啟交付。
不過,復興之路并不好走。早在2011年時,路特斯也曾制定過一個為期5年的復興計劃,卻并未能實現。根據交強險數據,今年前三個月,路特斯在國內的上險量只有2輛,去年全年也只有13輛。
這樣的情況下,做全球第一個All in電動化、智能化的超跑品牌,就能讓路特斯從小眾市場駛向主流市場嗎?毛京波如何給路特斯帶來改變?
01 落魄貴族
其實路特斯原名并不叫路特斯,最開始它是大名鼎鼎的蓮花汽車。蘭博基尼還在造拖拉機的時候,它就已經能和法拉利、保時捷平起平坐了。
這種名氣源于路特斯的賽車基因和賽場表現。1948年,柯林·查普曼第一次改裝的賽車Mark 1就曾在賽場上一戰成名,幫助柯林·查普曼贏到了第一筆獎金。后來的Mark 2和Mark 3同樣表現出色,總是賽場贏家。
順理成章的,在1952年,路特斯開始進行商業開發,成立了路特斯工程公司。兩年后成立了路特斯車隊,后來為路特斯贏得更多榮譽。據統計,路特斯自首次參加F1錦標賽以來,先后斬獲7次F1廠商年度總冠軍、6次車手年度總冠軍和81次F1分站賽冠軍。
然而即使技術表現優秀,因為資金等問題,路特斯還是不得不進行了多次“賣身”。1983年,豐田收購路特斯16.5%的股份;1986年,通用汽車收購路特斯;1993年,收購布加迪的意大利商人Romano Artioli又從通用汽車手中收購路特斯;1996年,馬來西亞寶騰集團宣布收購路特斯集團80%的股份。
這還不算完。2017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與馬來西亞DRB-HICOM集團簽署最終協議,收購旗下寶騰汽車49%股份,收購路特斯集團51%股份。
路特斯與中國的“牽扯”也就此加深。只是要復興一個品牌并不容易,就算是最具豪華車潛力的中國市場也很難做到。
拿2011年6月路特斯品牌剛進入中國市場來說,當時的路特斯控股方寶騰汽車方面就認為,要重振路特斯品牌,中國市場將是“全新的起跑線”。路特斯亞太區高層也覺得,中國市場將躋身為路特斯第一大市場,于是定下了“上一財年結束時路特斯的銷量為2700輛,我希望下一財年的銷售數據能達到8000輛”的目標。
很顯然,這一目標并沒有實現。后面很多年里,路特斯的全球銷量都只有一兩千輛。到吉利接手的2017年,銷量是1600輛。
路特斯就像是一個徒有名氣的“落魄貴族”,縱使頭銜加身,也難以找回失去的財富和領地。
02 借電復興?
為何都是獲獎無數的跑車品牌,保時捷賣得那么好,路特斯卻無人問津呢?一方面是知名度,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路特斯的產品選擇較少,且不夠日常。
路特斯在2008年-2018年之間都沒有新車發布,2008年之前曾打造出Evora、Exige、Elise等經典車型。
因為推崇原始的駕駛質感,這些車型操控性能都是一等一的,但是也都被吐槽過不適合日常代步、座艙空間狹小、舒適性差、內飾相對簡陋等,而中國消費者最在意的就是大空間和舒適度,這無疑讓它失去了一部分市場。
即使是2019年-2021年之間,路特斯發布了兩款新車型Evija和Emira,也是定位在跑車領域,其中Evija售價超過2000萬元,無法助力路特斯在量上取得突破。
毛京波也在路特斯日上坦言,過去路特斯所處的超跑市場是個相對小眾的市場,而且此前沒有一款生活用車。曾經吸引的更多是喜歡賽道、熱愛駕控的人群,因此現在路特斯的產品布局戰略要從賽道轉到公路,再轉到生活用車。
按照這個邏輯,加上大環境的變化,路特斯調轉方向,在去年推出了首款純電智能Hyper SUV路特斯Eletre,售價82.80萬-102.80萬元,并計劃All in電動化、智能化,加速擴充純電智能產品矩陣,到2026年為全球用戶推出3款全新純電車型,希望借此讓路特斯從小眾市場進入純電豪華主流市場。
除了加速推新品之外,路特斯的全球智能工廠也在去年竣工,工廠位于武漢經開區智能網聯和電動汽車產業園,占地面積1526畝,總投資超80億元。
不過,做“全球第一個All in電動化、智能化的超跑品牌”,就能讓路特斯復興嗎?恐怕也沒那么容易。BBA都在推進全面電動化,超跑品牌中蘭博基尼、阿斯頓馬丁、法拉利等也都公布了電氣化戰略。
作為對比來看,保時捷雖然沒有All in電動化,但其首款純電動跑車Taycan在2019年9月正式上市,2020年4月在中國上市,2022年全球交付量就達到了34801輛。
另外,截至去年底,保時捷向中國市場共引進了21款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車型,其中9款為Taycan及其衍生車型。其“尊享充電”已覆蓋國內29個城市的122家保時捷中心,并在20個城市建立117座尊享充電站。這些方面都是路特斯需要追趕的。
03 加速IPO
除了在產品上需要加把勁之外,全面電動化轉型,更重要的是要有資金支撐,而且動輒就是幾百億、幾千億。
拿梅賽德斯-奔馳來說,為了將旗下所有品牌均實現電動化,計劃2022年至2030年,在純電動車型方面投資超過400億歐元。捷豹路虎則是計劃未來5年投資150億英鎊讓攬勝、衛士、發現和捷豹四大品牌家族皆來電。
但路特斯并沒有那么多錢。有數據顯示,2012-2013財年,路特斯曾宣布公司面臨1.6億英鎊的巨額虧損;2015-2016財年,路特斯的息稅前虧損高達1630萬英鎊;直到2016-2017財年,路特斯品牌息稅前利潤達到200萬英鎊,實現了自成立以來的首次扭虧為盈。
這些年,路特斯在吉利的“輸血”下還花掉了不少。上文有提到,光一個全球智能工廠總投資就超80億元,還不包括Evija、Emira、Eletre等產品和技術的研發推廣費用。
如此情況下,路特斯開始寄希望于借殼上市,以獲得電動化轉型和國際擴張所需的資金。
在2021年11月就有報道稱,路特斯集團在中國成立的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路特斯科技計劃融資4億-5億美元,同時擬出售10%-15%股份,有望于2023年在美國或香港實現IPO。
后面到了2022年2月,路特斯科技新聞發言人公開稱,公司正考慮在英國、美國或中國上市;同年9月,路特斯科技宣布,已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業務估值為45億美元。
跨入2023年,路特斯科技的上市之路又有了新進展。1月,路特斯科技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LCAA達成并購協議,雙方預計2023年下半年完成合并后在納斯達克上市,估值超過50億美元。
盡管路特斯只是小眾跑車品牌,但若上市成功,還是會有利于其強化品牌地位與市場需求,說不定還會成為“全球電動跑車第一股”,提升國際化競爭優勢。
按照2018年路特斯發布的“Vision80”十年品牌復興計劃,到2028年路特斯品牌80周年時,全球年銷量要達到15萬輛。年銷量達到15萬輛,也就實現了毛京波口中的“從小眾市場進入純電豪華主流市場”的目標。
只是在電動化極度內卷的時代,不是喊口號就可以的,首款純電智能Hyper SUV路特斯Eletre才交付沒多久,等待成績的時間里,相信毛京波心里的壓力不會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