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將在6月7日開始,6月27日起,本科志愿開始填報。志愿專業的選擇對學生的人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哪些專業就業前景較好?哪些專業未來就業壓力會大?為什么說選專業千萬別只看名?天坑專業人如何自救?
本期《職場研究所》邀請到@教育在線掌上高考 副主編 李元辰 ,金牌職場顧問、全媒體運營師 @孟賀成 ,微博知名職場博主 @顧文豪 ,一同聊聊大學選專業。
本期嘉賓:
【資料圖】
@教育在線掌上高考 副主編 李元辰
金牌職場顧問、全媒體運營師 @孟賀成
微博知名職場博主 @顧文豪
近年的熱門專業分別有哪些?學生在選專業時需要注意什么?
@教育在線掌上高考 副主編 李元辰 指出,近年的熱門專業中(1)偏理工類多跟人工智能、算法、計算機、硬件相關。(2)對于沒有選理的或者偏文的同學來講,中文、新聞,師范等方向也比較熱門。其次是醫學類專業、中醫、保健相關的專業。
李元辰 說明,在選擇專業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內容:
一、要進行綜合分析,觀察專業整體的未來發展趨勢,著重注意行業需求,如果行業在持續發展的上升期,人才的需求與迭代缺口比較大,對應就業前景較好。反之,如果專業需求不是很多或者壓力較大,不管是讀研還是就業,都可能會遇到問題。
二、要參與更多的職業體驗,進行職業訪談。學生選專業時,普遍是一個比較迷茫的狀態。高考前,學生很難有時間去接觸真實的社會,接觸的信息的來源是較單一的。只對個別的專業比較熟悉,或者從名字來講比較吸引他,并不是真的了解該專業。如果能有更多的職業體驗、職業訪談,讓他們真正的明白這些專業是做什么的,可能會好很多。
李元辰以其自己的本科專業心理學專業舉例說明,可能現在很多同學都覺得心理學專業挺有意思的。但他并不推薦本科階段學心理學專業。其原因有兩個:
一、它的門檻不高,在就業時沒有很明顯的就業優勢。
二、中國當前社會環境下,心理學還沒有發展到一個相對成熟的程度。建議作為第二專業或作為課外的興趣去學。
金牌職場顧問、全媒體運營師 @孟賀成 表示,在選擇專業時首先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堅持最大的驅動力是自己的內心是否喜愛這個專業??梢愿鶕韵氯齻€維度去評判。
一、參考身邊的人的客觀評價,通過周邊的人反射自己的客觀的情況。
二、親自嘗試與體驗后,根據實踐過程中是否帶來正反饋這一標準進行評判。
三、通過線上的調研、論壇社區了解專業相關信息,就業前景,薪資待遇等。
為什么說選專業千萬別只看名?
在專業選擇上,一些專業即使幾字之差,但學的東西完全不一樣,可謂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例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VS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VS臨床醫學;工商管理VS行政管理VS工程管理;經濟學VS金融學;海洋技術VS航海技術;園林VS園藝 等等,以上提及的專業名字看似相似,可學習的內容以及側重卻具有顯著的差異。
金牌職場顧問、全媒體運營師 @孟賀成 表示,不要根據專業名字去評判一個專業,如果之前沒有了解過這個專業,僅從字面去了解的話,心理預期比較高,就會做比較單向、片面的選擇。
對于提前對專業進行了解的方法與渠道,孟賀成提出了三個建議:
一、可以選擇線上的視頻媒體平臺、官方與權威的賬號或咨詢領域資深的專家。
二、咨詢線下的教育機構。
三、咨詢學校內資歷較深的老師或專家。
可以將以上三者進行結合,再結合自身以及父母的期望確定此專業是否為自己喜歡的。值得注意的是,應著重關注專業的市場、前景、薪資待遇等內容。
顧文豪 對以上內容進行了補充,他指出在咨詢學校內老師或專家時,要考慮到老師或專家的局限性,如就業指導經驗不足等問題,因此,需要同學們要做出自己的思考,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專業。接著,他還對專業了解的具體渠道進行了補充,一、國家招考網,可以查詢招考指標以及招生代碼等。二、學校的官方網站招生專欄。如果大家對于自己的目標大學很清晰,可以通過登錄該校的官方網站招生專欄查閱學校的招生計劃,包括招錄指標,專業介紹等。
“天坑專業”要不要選?
李元辰 表示之所以一些專業被稱為“天坑專業”有三個原因。
一、該專業培養模式跟崗位并不能夠進行非常好的對接。二、該專業培養的人才數量與社會需求有沖突。三、該專業培養的技能較為單一,現在的社會更傾向吸納復合型人才,一些技能較為單一的人才不易落地到具體崗位。如新聞類只學習采編、寫評已經不夠了,要跟法律、商科、電子行業等相關技能聯系起來才能有長遠的發展。其次,一些語言類的學科也可能會被人工智能替代??偟膩碚f,要根據專業的學習成果能否對接社會上的崗位。
李元辰 還闡述了一些相對明確的有/沒有考研必要的專業特征。
如果是為了做研究推動學科本身的發展,像一些理論研究的專業是要讀研的,如數學、物理、化學、心理學。另一種情況,行業中人才比較多,需要讀研究生去證明在行業人才群體中的能力,這類專業更偏于文科。
不需要考研的專業,其本身專業的門檻性會強一些,像偏理工類、機械類、電子類、化工類、材料類,本科學的東西足夠與企業中的崗位對接。
李元辰 還指出未來有三類專業不好就業:
一、工科類、理科類的強校開設的文科、商科的專業。本質上是為了提升學校的綜合排名或者綜合的分數。
二、不建議報考在本科階段偏管理方向的專業。因為可能會學的比較雜,各方面都不是很精,這種專業未來風險可能會比較大一些。
三、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專業。在專業中人作為主導或者人去提問題、解決問題的專業是不容易被取代的。反之,如果人參與度較低易被人工智能代替。再一點,人的情感參與的比較多的專業不容易被取代,如教育類、心理學、健康服務與管理等。
專業前景不好或不適合此專業如何自救?
孟賀成 分專業在讀、已經畢業 兩種情況進行了說明:
一,現在還沒有畢業的情況,可以選擇重新去報一個專業。作為自己的第一責任人,心態很重要,要相信自己,勇敢做出選擇。具體來講,每一所學校都設有轉專業的相關機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院校轉專業的標準與要求不同。因此,建議有轉專業需求的同學,可以與具有轉專業經驗的同學、班級導員以及學校負責老師進行詳細的溝通咨詢,
二、已經畢業工作的情況,首先可以考慮在保持現有的工作條件去做一些提高或突破。其次,可以選擇做一個復合型的人才、斜杠青年。如果考慮更換工作,可以放心去嘗試,現在的社會環境是支持的,并且作為剛畢業的學生,有試錯的成本。建議做好階段性的規劃,如畢業幾年內找到適宜的工作,就業幾年內取得相應程度的成就。
微博知名博主@顧文豪 也表示沒有畢業的情況下,鼓勵重新選擇感興趣的專業,因為在專業遇到瓶頸的時,唯有興趣才能突破瓶頸,堅持下去。同時,顧文豪還強調,面對相對寬松的政策,同學們仍要珍惜上大學的機會。
未來人才需求分析?
顧文豪 表示,現在的時代是互聯網+與數字化的時代,如果說未來哪些專業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肯定是要順應這個時代的專業。
今年的五月份左右,很多的大學向教育部門提交撤銷一些舊專業,新增了一些新專業的報告。任何學校在撤銷現有專業和新增新的專業的背后是什么?同學們與家長應該提前行動起來,好好地去分析,搜索相關內容。建議把精力、時間更多花在新開設的專業上,判斷是否喜歡、是否會在新專業上有所成長。
最后李元辰 強調,在選擇專業時先要關注自己的情緒。目前的大環境每個人都十分辛苦。不管是學生、家長、踏入職場的人,重要的是要對自己好一點,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好,讓自己有一個比較好的心態才能夠真正負得起自己的責任,最終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不關注的話,很難做好應該勝任的工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