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29日,新建福州南站客站服務智能管控平臺調試完成,標志著寧波至廣州高鐵福州至漳州段(以下稱“福廈高鐵”)全線站房建設完成,為今年年內全線具備開通運營條件打下堅實基礎。
福廈高鐵全線共設8座車站,于2021年3月開始建設。作為福廈高鐵站房臨近既有線并下穿地鐵,安全形勢復雜,施工難度大。建設人員從站房施工到運營維護采用BIM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控手段,實現安全、高效、智慧建設。施工期間累計應用混凝土收面機器人、鋼結構自動焊接機器人等15種智能設備,開發鋼結構健康監測、深基坑監測等9種智能監控平臺,精心打造現代化智能鐵路站房。在智能運營方面,新建廈門北站配備了全國高鐵站房面積最大的天氣感應式智能天窗和7000平方米智能光纖系統,讓旅客候車體驗更加智能、舒適。
福廈高鐵福州南站采用“橋下站房”設計,施工過程中梁柱節點處鋼筋復雜,給站房施工帶來較大挑戰。建設者采用分區推進、流水施工,有效地保障了工期目標兌現。站房下方正在運營的既有地鐵1號線,給站房施工帶來了巨大挑戰。為防止對地鐵產生影響,建設者采用雙護筒工藝,確保樁基施工成樁質量。為了讓旅客擁有舒適的候車體驗,候車室照明系統上應用了光電技術,通過漫反射照明的方式讓候車室照明更加自然。
福廈高鐵全線7座新建站房,分別融入當地最具代表性的自然風光、人文精神、歷史文化,做到了處處有文化。其中,泉州東站將“紅磚古厝、海絲風帆”理念充分體現在站房設計中,盡顯“百舸爭流千帆競,海絲之路泉州門”城市風貌。泉州南站站房運用閩南特色的“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建筑意象形式,整體造型依山就勢,體現歷史文化建筑與自然環境的互融互合。廈門北站以“東海之濱、再泛漣漪”的設計理念,形似浪花綻放的屋面、氣勢沖天的龍舟式燕尾脊、絲滑柔順的海浪狀天花,宛若一座“海上鷺島花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