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晚間,歐陸通(300870.SZ)回復了深交所下發的審核問詢函,同時按照要求對可轉債募集說明書的相關內容進行了修訂。
募集說明書顯示,本次擬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45億元,其中用于東莞歐陸通數據中心電源建設項目(電源建設項目)、歐陸通新總部及研發實驗室升級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近年來,歐陸通業績波動較大,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下滑,并且持續至今。在這一背景下,公司提出融資計劃,用于發展公司營收規模較小且市場占有率不高的第二大主業,此外公司還計劃進行新總部和研發實驗室升級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更像是公司為了應對當前窘境而向市場要錢的舉措。
(相關資料圖)
二級市場方面,公司股價自4月10日創出2023年盤中新高84.79元之后便開始下滑,截至9月7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47.73元,跌幅4.44%,與最高點相比幾乎腰斬,總市值為48.57億元。
放棄進軍新能源領域?
歐陸通主要從事開關電源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電源適配器、服務器電源、其他電源。其中電源適配器產品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占比超過6成;服務器電源產品占比在20%左右;在其他電源產品上,公司則積極投入新能源及儲能電源領域研發,推出可應用于充換電設施的充電模塊系列產品,該業務占比為15%左右。
電源建設項目的募投產品主要為通用型服務器電源、高功率服務器電源,主要投向公司的第二大業務服務器電源產品。從服務器的市場空間和發展趨勢來看,據IDC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突破 1516萬臺,同比增長12%,產值達1215.8億美元,預計未來四年內仍保持增長。
同時,歐陸通的服務器電源產品收入快速增長,2017年-2022年期間,公司服務器業務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71.55%,2022年服務器電源實現銷售收入5.97億元,同比增長106.94%。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服務器電源實現營業收入為2.8億元,同比增加20.21%。
在服務器電源收入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公司提出擴產計劃。
需要說明的是,歐陸通服務器電源的市場占有率較小。2022年,發行人服務器電源全球的市場占有率在0.73%-1.46%之間,國內的市場占有率在2.56%-5.1%之間。
另外,歐陸通服務器電源產品產能利用率也出現下滑。今年上半年,歐陸通服務器電源產品的產能利用率為87.68%,遠低于2021年的124.13%、2022年的131.04%
鈦媒體APP注意到,公司最初的擴產項目并非為電源建設項目,其投向的主業也并非公司的第二大業務,而是公司的其他電源類產品。
今年3月份,歐陸通發布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88億元。當時,公司計劃用4.03億元投向充換電設施的充電模塊生產項目,旨在擴大充電模塊產能,向新能源汽車配套設備細分領域進發。
3個月之后,歐陸通將預案進行修改,將募集資金進行調減至6.45億元,并將充換電設施的充電模塊生產項目更換為東莞歐陸通數據中心電源建設項目,所投向的業務也由此前的其他電源業務變更為服務器電源業務。
至于變更募投項目的原因,歐陸通在公告中并未給出具體解釋,而在今年半年報中,公司也并未對充電模塊系列產品的營收情況進行披露。至于募投項目為何會發生變更以及公司取得的成效到底如何,鈦媒體APP致電公司,截至發稿暫未得到回復。
2020年,歐陸通通過首發募資9.31億元,共包含四個募投項目,其中兩個募投項目用于擴建電源適配器產能,分別為贛州電源適配器擴產項目(舊項目一)、7984萬元用于贛州電源適配器產線技改項目(舊項目二)。
鈦媒體APP注意到,上述兩個擴產項目均遭遇延期。2022年4月,公司又將舊項目一和舊項目二延期至2024年。截至2023年6月30日,舊項目一實際投入募集資金4919.91萬元,資金投入比例為 93.26%;舊項目二資金投入比例僅為26.17%,進程緩慢。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電源適配器產品營收出現下滑,同比下滑13.59%。鈦媒體APP注意到,自公司上市以來,富士康集團一直是公司前五大銷售客戶之一,主要向公司購買電源適配器產品。近年來,歐陸通向其銷售的電源適配器的金額有所減少。
此外,公司電源適配器及其他電源的產能利用率亦在逐年下降。2020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19.1%、124.31%、90.69%、86.11%。
業績下滑,股權激勵“背鍋”
近年來,歐陸通業績出現較大波動,首先是公司的營收增速在放緩,甚至在今年上半年營收開始下滑。其次,公司的凈利潤已連續兩年下滑,雖然公司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較2022年同期有所上升,但還未恢復至2021年同期水平。
公司認為業績波動是因在2022年實施股權激勵,受股權激勵攤銷費用影響,若剔除此影響,公司凈利潤水平逐步增強。
需要說明的是,盡管公司強調股權激勵費用的影響,但在2022年上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剔除股權激勵后公司歸母凈利潤依然出現較大的下滑。
具體來看,自2020年上半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剔除股權激勵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947.36萬元、7133.56萬元、3863.03萬元和4837.58萬元,2022年1-6月和2023年1-6月業績較以前年度同期下降幅度較大。
另一方面,公司的期間費用在逐年上漲,對公司的凈利潤也有所影響。
2020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間費用分別為2.12億元、2.83億元、3.68億元和2.32億元,期間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0.18%、11.01%、13.61%和 17.92%,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研發費用在逐年增加,且占期間費用的比重較大,為50%左右。
具體來看,2020年-2022年,研發費用分別為6891.06萬元、1.32億元、1.98億元,占收入比重分別為3.31%、5.12%、7.32%,呈上升趨勢。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研發費用為1.12億元,其研發費用率為8.63%,高于同行平均水平的7.09%。
深究發現,公司主要的研發單位為深圳歐陸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子公司杭州云電科技能源有限公司(下稱杭州云電)、子公司上海安世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安世博),三家公司研發總投入占研發費用超過8成。
其中,子公司杭州云電、上海安世博兩處研發中心于2021年設立,主要負責公司新產品、新業務,主要投入方向為高功率服務器電源、電源模塊等。鈦媒體APP注意到,上述兩家研發中心目前尚未形成穩定的規模收入,且處于虧損狀態。因此,深交所追問公司子公司高研發的發展模式是否會對公司的持續經營造成影響。(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李若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