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022年玉米價格整體呈現震蕩走勢,全年玉米均價為2789元/噸,同比2021年上漲11元/噸,漲幅0.39%。從供應情況來看,由于大豆擴種,擠占玉米種植面積,加上局部地區單產下降,玉米產量下降。同時進口玉米數量下降。從需求來看,深加工開工維持低位,飼料需求增長有限,玉米價格主要受供應方面影響較大。
中國玉米種植面積的變化跟隨國內玉米市場供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2016年臨儲政策退出市場,國家政策引導開始調減非優勢主產區的種植面積,從2016年開始種植面積連續5年下降,2020年玉米種植止跌企穩,2021年種植面積恢復性增長,2022年國家一號文件繼續調整政策,由2021年的“兩穩一增”轉變為2022年的“兩穩兩擴”,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使玉米種植面積再次下降。據Mysteel農產品(000061)統計,2022年玉米種植面積6.03億畝,較2021年下降0.79%。
圖1
分省份來看,由于國家一號文件執行,東北產區玉米種植面積變化較大,其中黑龍江和遼寧面積分別下降8.12%和2.84%,吉林和內蒙古面積分別增加0.6%和0.68%。華北產區種植面積保持穩中有增,山東、河南和河北分別增加0.86%、3.43%和0.49%。
圖2
中國玉米產量的變化跟種植面積的變化趨勢基本相同,2020年玉米市場供需環境發生明顯轉變,臨儲去庫存化完成,市場由前期供應寬松向供需緊張轉變,在玉米收割季之前,東北產區遭受三場臺風的影響,單產水平下降。2021年由于種植面積明顯增加,產量繼續恢復性增長。2022年在黑龍江面積下降,部分地區遭遇連續降雨的共同影響下,玉米產量出現下降,據Mysteel農產品統計,2022年玉米產量2.59億噸,較2021年下降680萬噸,下降幅度2.56%。分省份來看,黑龍江、吉林和遼寧都呈現減產的趨勢,減產幅度分別為8.20%、9.56%和17.31%,內蒙古產量微幅增加0.61%。山東、河南和河北產量分別增加4.13%、5.78%和5.69%。
巴西進口玉米通道打開,新增供應看進口
圖3
圖4
從2022/2023年度供應情況來看,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2023年,在目標任務上,重點是“兩穩兩擴兩提”。穩面積穩產量,確保糧食面積穩定在17.7億畝以上、力爭有增加,確保糧食產量繼續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力爭多增產;擴大豆、擴油料,今年再擴種1000萬畝以上,確保大豆油料面積穩定在3.5億畝以上、力爭再擴大;提單產、提自給率,力爭玉米示范田畝產提高100公斤以上、食用植物油自給率提高1個以上百分點。2023年由于國家繼續指導提高大豆的種植面積,東北地區依然鼓勵種植大豆,預計玉米種植面積仍有下滑可能,但預計下滑幅度有限,另外預計玉米單產水平會有所提升,華中地區玉米種植面積存在較大的增長潛力,玉米產量維持相對穩定。從進口來看,隨著巴西玉米進口通道打開,2023年進口玉米量或有增加,2022年1-11月,我國進口玉米1975萬噸,同比下降26.92%。預計全年進口量2030萬噸左右。2021/2022年度,我國進口玉米2243萬噸,較上年度24.12%,預計年度進口量2500萬噸左右。
從利好的因素來看,今年中間貿易環節庫存偏低,節后政策性收購開啟,大貿易商收購意愿增強等利好因素提振市場心態。從利空的因素來看,農戶售糧進度偏慢,預期節后有一定的售糧壓力。銷區進口玉米全部放行,外貿玉米供應相對充足,巴西進口玉米開始陸續到港,我國首次散船進口巴西玉米已經抵港,標志著巴西玉米輸華走廊正式打開。綜合分析,從目前影響市場的因素來看,依然多空交織。節后市場呈現供需偏寬松的環境,價格偏弱運行,但預計下調空間有限,維持震蕩思路。整體來看,供應方面依然是決定價格的主導因素,節后密切關注農戶售糧節奏的變化,市場心態的轉變,政策性調控的落實情況,飼料需求的恢復情況等。中長期來看,2023年玉米市場供需仍處于緊平衡狀態,需要多元替代品流入補充,玉米價格整體維持高位震蕩,局部市場高點或階段性突破歷史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