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大震桑Nicho
【資料圖】
下篇我們主要談談透氣型、排汗速干型和防護型這三種類型的功能面料,強烈建議大家從上篇開始看起,閱讀效果更佳▼
瑞士Schoeller Textil AG成立于1868年,專門致力于研發制造各種功能性面料及紡織科技,能夠在遍布黑科技的戶外面料領域做到小眾又高端,Schoeller的科研技術水平自然不容小覷。
Schoeller具有19項原創專利技術
品牌旗下共有19項原創專利技術,涉及軟殼、彈性、防護、防水/透氣、日常休閑、針織六大方面,可謂是實力雄厚,而其中尤其是schoeller dryskin面料,以透氣、高彈、耐磨等特性最為戶外玩家們所熟知,甚至當下已占據壟斷地位。
schoeller dryskin面料工作原理
本質上講,schoeller dryskin是一種高性能雙層織物面料,同時也可以被看作是軟殼先鋒材料之一。其內部是可迅速輸送水汽的功能性纖維,外部是耐磨的聚酰胺,具有十分出色的透氣性、彈力性和耐磨性??偟膩碚f,除了防風特性稍差外,schoeller dryskin幾乎沒太大短板,是許多高檔戶外運動和潮流機能服飾首選面料之一。
HAVEN Schoeller? 系列
ACRONYM P31A-DS
VENTRIX是The North Face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透氣型功能面料,其出色的性能就如廣告語所描述的那般:“Make it breathe”。
VENTRIX專門為高強度有氧運動而研發,這種面料在身體運動時注重散熱,靜止時則側重保暖,且具備不錯的彈性和輕量化表現,能夠確保穿著舒適且不影響運動表現。
VENTRIX面料工作原理
其出色的透氣和鎖溫性能主要通過衣物關鍵部位的打孔設計實現,當人體活動時,這些空洞會隨著身體擺幅而張開,排出多余熱量和汗水,令身體溫度保持在合理范圍,而當身體運動幅度減弱或靜止時,這些孔洞則會重新閉合,以達到鎖溫保暖的功效。
VENTRIX面料并不是全部打孔,而僅僅在重點關鍵部位進行處理,而這種孔位無論在表層織物還是內部保暖棉上都能看到
TNF旗下絕大多數棉服都會應用這項面料技術▼
COOLMAX是美國杜邦公司研發的專利面料,主打排汗速干特性,能夠令穿戴者身體始終保持干爽與舒適。這種面料的特點是纖維斷面具有十字型的獨特形狀,因而又被稱為“四管道異性型聚酯纖維”,它的纖維表面具有四道溝槽,能夠產生熱調節效應,利用虹吸效應加速吸收人體體表的汗汽,將之吸收至面料纖維當中,并在此過程中擴大面料面積,促進水分的蒸發。
COOLMAX面料工作原理
與普通的棉質纖維相比,COOLMAX面料具有更好的水分吸收、擴散、揮發速度,因而能夠取得更佳的散熱和降溫效果,根據相關實驗數據,COOLMAX面料比傳統棉麻織物干燥速度要快將近50%。
COOLMAX面料根據纖維含量不同可以分為:Extreme(專業型,85%以上)、Active(運動型,50%以上)以及Everyday(日常型,35%以上)三個類型。根據穿戴場景和使用需求又拓展了以下分支:UPF(側重紫外線防護)、EcoMade(再生資源制成)、XtraLife(在面料中加入LYCRA和CORDURA紗線,提升彈性和耐久度)、FreshFX(具有長效防臭抗菌效果)、Wool(加入傳統羊毛纖維的混紡面料)。
凱樂石 COOLMAX速干內衣(COOLMAX Active)
TNF 紫標COOLMAX工裝襯衫(COOLMAX Everyday)
injinji COOLMAX 戶外徒步五指襪(COOLMAX XtraLife)
supplex同樣是由美國杜邦公司研發,作為主打速干性能的面料,supplex并沒有像COOLMAX那樣為人熟知,主要由于品牌命運多舛,曾頻繁地在多家公司手中輾轉,造成名氣不如同門師兄,甚至還不如CORDURA,不過這似乎并不影響supplex在功能性方面的出色表現。
supplex面料具備優秀的排汗速干功能,它那超細、多孔結構的纖維具有出色的虹吸能力,能夠將人體表面的汗液蒸汽擴撒至面料表面,從而加速蒸發,令體表始終維持在涼爽、舒適的水平。
supplex面料工作原理
supplex本質上是一種尼龍纖維,由于這種復合精制細絲相較標準尼龍要軟26%~36%、且更加輕質,具有柔軟、順滑、親膚的質感,十分適合用來制作貼身衣物。它的質感能夠媲美棉織品,但相比后者,supplex不起皺、不縮水、不褪色,且耐刮擦、抗撕裂、抗異味,再加上LYCRA纖維的加持,它既能提供棉花般的舒適體驗,又擁有貼身靈活的自如感受,可謂是集眾家之所長。
與COOLMAX相比,雖說在排汗能力上有所不及,但supplex勝在極致舒適的觸感,因而常常被用于運動內衣、泳衣、貼身衛衣等領域。
Live The Process supplex?系列連體衣
Live The Process Supplex?系列衛衣
近年來,一些戶外品牌也開始留意到supplex優秀的功能特性及質感,推出了許多應用supplex面料的戶外運動裝備和機能風服飾。
DESCENDANT SUPPLEX? SHORTS DCDT
WILD THINGS SUPPLEX? CAMP SHIRT
Phasic是始祖鳥旗下一款主打排汗速干特性的功能面料,主要應用于自家的運動內衣、戶外內衣等產品線,常常作為貼身層或是中間層使用。這種面料的結構特點是由疏水紗線和親水紗線混織而成,質感柔軟親膚,輕量化、彈性和透氣性良好。當人體出汗后汗液可迅速由面料內側傳導至外側擴散,從而達到快速揮發的功效。
Phasic關鍵部位由不同屬性的面料拼接而成
Phasic面料按照厚薄程度可以分為SL(薄)、AR(中)和SV(厚)三個層級。Phasic面料常常進行拼接剪裁加工,從而在修身剪裁的基礎上提升運動靈活性和體溫調節性能,比如在胸前和手臂處采用具有一定保暖特性的PHASIC SV面料,而在腋下、后背等部位采用PHASIC AR面料,幫助提升排汗速干性能,有時候也會加入美利奴羊毛嵌片,進一步豐富戶外功能性。
ARC"TERYX MOTUS AR 運動內衣
ARC"TERYX Rho Hybrid 運動內衣
CORDURA是英威達公司生產和認證的一種面料,中文名稱“考杜拉”,也被廣大戶外愛好者親切地稱為“烤地瓜”,因其出色的耐用性和高強度表現而被大家所熟知,至今仍被廣泛地運用于軍工裝備領域,常被用于制作防刺服、軍服、軍用背包等產品。多說一句,雖然最早CORDURA是化工巨頭杜邦的產品,但如今已歸屬英威達公司旗下,而且英威達也脫離杜邦轉投科氏工業。
CORDURA是一種尼龍面料(有時候為了保障面料舒適度和質感,也會采用混紡技術,比如棉紗、羊毛、丹寧等等),在國內常見規格有160D、330D、500D、1000D,采用平紋牛津織法,這種工藝使得CORDURA面料擁有特殊的結構,從而賦予其優秀的耐磨性、耐撕裂性以及無與倫比的強度。CORDURA面料的強度是標準尼龍的2倍,滌綸面料的3倍,棉制帆布面料的10倍,這就意味著相同克重的CORDURA面料制品有著遠高于平均水平的耐用性表現。
CORDURA面料工作原理
同時,相對于普通的抗撕裂面料,CORDURA手感輕柔、色澤穩定、易于護理,而且能夠與不同材質的面料纖維進行混紡,以滿足不同使用需求。在戶外領域,我們無論在功能服裝還是背包靴子上都能看到CORDURA的身影。
CORDURA×DENIM混紡工藝
根據使用需求及面料特性,CORDURA有眾多分支,比如追求極致強度的CORDURA? Ballistic(考杜拉彈道尼龍),采用尼龍6.6長絲紗線,質地極為致密、堅固;CORDURA? Combat Wool (考杜拉戰斗羊毛),通過與美麗諾羊毛混紡,打造出一種兼具羊毛美觀舒適性和尼龍耐磨性的面料;CORDURA? Denim(考杜拉丹寧),通過與棉紗混紡,擁有遠超于傳統棉質牛仔面料的耐用性;CORDURA? UltraLite(考杜拉超輕),克重僅為50g/㎡,是一種兼顧堅韌度和輕量化的面料。
CORDURA面料分支型號
BEAMS PLUS Blazer(CORDURA? Combat Wool)
filson jacket(CORDURA? UltraLite)
凱樂石 雙刀牛仔褲(CORDURA? Denim)
KEVLAR,美國杜邦公司研制的芳綸聚酰胺類合成纖維,于上世紀70年代投入市場,是一種非常堅固的面料,擁有極佳的抗拉性能,其纖維強度是同質量鋼鐵的五倍,密度卻僅為后者的五分之一,且在反復承受應力和應變后,仍能保持拉伸強度,被譽為世界上最強的纖維材料之一。與CORDURA面料相比,KEVLAR雖然在輕量化表現上有所不及,但其出眾的防護能力卻是前者難以企及的。
杜邦目前生產多種類型的KEVLAR面料,涉及生命防護、光纖、航空航天、汽車、復合材料、服裝等各種領域。其中在戶外領域,KEVLAR主要用于服裝、配件、裝備制造方面,比如防護服、滑雪服、救援手套、攀巖繩索、賽車帆等,利用這種面料制作的產品具有耐磨損、防切割、防護性強、不導熱等特性,無論在滑雪車蜿蜒的賽道,還是沙漠地區嚴苛的環境,甚至在許多常人無法企及的地方,我們都能看見KEVLAR的身影,因它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
提到KEVLAR面料,就不得不提到Klattermusen旗下的Mithril,兼顧戶外防護和保暖,被戶外愛好者稱為“秘銀鎖子甲”,比喻如鋼鐵般堅韌的同時,卻擁有極為輕盈的重量▼
stone island是KEVLAR的官方合作伙伴,記得早些年曾推出一款戶外夾克,無論款式和功能性都十分具有亮點▼
stone island Kevlar jacket
KEVLAR還能與丹寧纖維進行混紡,這種被稱為“stab-proof”(防刀丹寧)的特殊面料,常常被用來制作戶外牛仔褲,既能起到防護作用,穿搭起來又十分有型▼
The Flat Head Exceed K011
在戶外領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種新面料橫空出世,以無與倫比的功能性吸引無數戶外愛好者的注意力,甚至改變整個戶外產業。如果說PrimaLoft領導了人工保暖面料革命,Cordura宣布了輕量與耐用之間并不矛盾,Dyneema則可以說重新定義了防護面料的含義。
Dyneema(大力馬)是一種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纖維,由荷蘭DSM研發。最初,這種材料的適用場景并非是服裝行業,而是面向工業用途,只是近年來隨著戶外運動的興起以及人們對服裝功能性需求的日益增加,Dyneema才開始在這個領域逐漸迸發光彩。比如去年冬奧會上萬眾矚目的短道速滑比賽,運動員所穿的比賽服,其實就含有Dyneema纖維,用來有效防止皮膚被鋒利的冰刀劃傷。
Dyneema面料,看起來有點像塑料膜
Dyneema是目前人工合成最強韌的物質之一,它的纖維厚度僅為千分之一英寸,具有極高的強度重量比。根據相關實驗數據,同等質量下Dyneema纖維的拉力是鋼鐵的15倍,比KEVLAR高40%,且化學屬性穩定,不易受潮濕、紫外光和化學試劑侵蝕。
Dyneema面料工作原理
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Dyneema的面料種類已經擴展到了20余種,其中應用于服裝領域的主要是以下五種,除了Dyneema復合面料,其余均是通過復合、混紡不同纖維加工成為新的面料織物。
Dyneema面料分支型號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最廉價的Dyneema面料,其耐磨性、強度等性能指標也要比CORDURA、KEVLAR或X-Pac亮眼許多,而且Dyneema本質上是超高分子材料,在防風拒水輕量化方面也十分優秀,用來制作戶外服裝簡直再合適不過。不過有一說一,從美觀性角度考量,其實純Dyneema面料表面不耐刮擦,甚至很容易留下痕跡,簡直愁死強迫癥患者。
Stone Island Ice Jacket Dyneema
And Wander Dyneema
ECCO Exostrike Mid Dyneema
X-Pac由德美合資公司Dimension-Polyant研發,這種面料最初運用在頂級風帆賽事當中,在盡力追求風帆輕量化的同時,也要求其在承受強風時不發生過量變形,因此每寸材質都需具備較強的穩定性。目前在戶外領域,X-Pac主要應用在包袋產品當中。這種面料主要有三大優勢:一是防水,X-Pac面料本身就是防水的,無需傳統背部涂層,增加了使用壽命;二是輕量化,X-Ply纖維增強技術能夠在強度不變的基礎上實現材料輕薄化;三是強度,X-Pac不易發生形變,尤其是X4系列,強度表現十分出色。
結構上,X-Pac是一種復合層壓面料,通過不同層壓材料間的組合,呈現出相應的面料屬性。X-Pac目前有 X4(4層層壓技術+塔夫綢里襯)、X3(3層層壓結構)、LS(Lite Skin系列,帆布面料的后續產品) 三大系列,其中X4在戶外領域開發得較為成熟,這是一種由網線和涂層組合而成的多層面料,包括一個尼龍面料層,一個由Nylon(尼龍)和Polyester(聚酯)打造的“X-Ply”聚酯紗網層,一個防水薄膜層,再復合壓印一個taffeta(塔夫綢)里襯而成。X4不僅輕盈防水、防化學腐蝕和紫外線,更重要的是能夠承受住來自各個方向的撕扯力量。
X-Pac X4系列
X3顧名思義,采用三層層壓結構,由一個尼龍面料層、一個“X-Ply”聚酯紗網層以及一個防水薄膜層構成。相較于X4,X3的主體面料更加厚實,一般厚度在330D~500D,比較適合制作大容量高強度的包袋,另外X3在質感表現上也會更加光滑美觀。
X-Pac X3系列
X-Pac早期主要為頂級風帆賽事所研發,而LS系列就是X-Pac在風帆面料技術方向的延申。這種面料沒有使用X-Ply纖維增強技術,所以面料表面沒有經典的菱形網格,取而代之的是金屬拉絲般質感的LiteSkin無紡表層,在防水性和輕量化方面表現極為亮眼,并且UVt涂層可以有效防護紫外線,可以說將輕質、防護和持久耐磨性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X-Pac LS系列
具體型號方面,目前運用得比較頻繁的有X4的VX21、VX42;X3的X50以及LS的LiteSkin21、LiteSkin42。X-Pac面料通常由“VX+數字”的方式命名,其中數字代表面料旦數。 VX21 作為X-Pac的主力產品,表層采用210D尼龍面料,兼顧輕量和強度,防水特性佳,能夠免疫氣候影響; VX42 采用420D表面,適用于對強度和耐久性要求較高的場景; X33 CAMOUFLAGE 表層采用美軍專利的MultiCam全地形迷彩圖案,軍事風味十足; X50 面料表層經過了500×100D Cordura強化,進一步提升耐磨性和抗撕裂性; LiteSkin21、LiteSkin42 與VX21、VX42采用相同旦數的尼龍表面,不過屬于LS系列,專注強度與輕量化之間的平衡表現。
關于X-Pac面料的特性,大家可以參考下表,可以明顯看到與Cordura比較具有明顯的優勢▼
藍色框為X-Pac,綠色框為Cordura
X-Pac與前文提到的Dyneema相比,雖說Dyneema是一種纖維,而X-Pac是一種面料,無法直接進行比較。不過根據相關數據,以30L背包為例,使用純Dyneema纖維編織的面料在相同強度下會比X-Pac輕100g左右,但是價格也要貴上一倍(注意是純面料,而非Dyneema纖維與其他材料的混紡),從中我們也能看出X-Pac具有不錯的性價比表現。
Mountain Hardwear ScramblerTM (VX21)
Burton AK guide雙肩背包(LiteSkin21)
LII gear 通勤戰術雙肩包(X33)
F/CE LIGHT-SKIN SACOCHE(LiteSkin21)
隨著戶外運動的興起和多元化發展趨勢以及用戶豐富的個性化需求,如今各大廠商在面料的升級和迭代上花下了大把功夫,同時也造就了如今市面上各種功能型面料百花齊放的繁榮場面。礙于篇幅以及個人知識儲備所限,文中沒有提到的產品還有很多,希望能夠在接下來的分享中逐漸予以完善。
放一張前陣子大峽谷徒步的照片作為結尾▼
本次全部的戶外面料知識介紹和分享就到這里,希望大家能夠在文末評論區踴躍留言,與我溝通和交流,感謝觀看,下次再會!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