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投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杜洪勇說,按照目前進度,項目預計將在2024年3月底達到竣工驗收條件。
作為綿陽科技城新區發展機器人產業的重要“硬件”載體,機器人智能制造產業園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就由地基變成高樓。這一改變正是該新區搶占新賽道,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的縮影。
自2022年6月起,綿陽科技城新區招引機器人企業30余家,包括整機應用、電池電源、算法研發等多個方向,應用領域覆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及特種機器人。當前,該區正探索建立“一個領軍團隊、一個研究院所、一個實訓基地、一個產業基金、一個產業園區”的“五個一”發展模式,從技術基礎、科技創新、人才供給等多個層面發力,打造機器人創新產業集群。
(資料圖片)
該區為何發展機器人產業?為全力打造機器人產業新高地,該區有何特色打法?8月8日,記者前往綿陽科技城新區進行探訪。
注重機器人企業培育“軟件”建設
2020年由四川省委、省政府批準設立成為四個省級新區之一的綿陽科技城新區,是綿陽承擔四川乃至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平臺。2022年,綿陽科技城新區圍繞綿陽市委、市政府“搶占產業新賽道”戰略部署,瞄準機器人智能制造等領域,重新調整出3000畝土地用于布局新賽道產業。短短一年,新區就實現了機器人產業從無到有,從“0”到“1”,從“1”到“30”的轉變。
2022年8月,綿陽它人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它人機器人)滑板底盤技術研發中心及制造基地在綿陽科技城新區機器人智能制造產業園落地開工。該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只用了1個多月時間。
打造好“新賽道”企業培育“硬件”設施的同時,新區在“軟件”建設方面一樣緊追猛趕。
據綿陽科技城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產業的資金需求,該區組建了50億元的產業基金,其中有20億元基金用于機器人產業發展,現已投入9.95億元,助力15家企業。
它人機器人技術總經理劉剛說,來自新區產業基金的3000萬元融資,支持企業快速建立起2條生產線,招聘到20多名技術人員。目前公司已進入試生產階段,預計今年可實現產值4000萬元,滿產后年產值可達1億元。
“機器人產業要想持續發展,還必須重視后備人才的培養?!本d陽科技城新區相關負責人說,該區系統謀劃,打造機器人產業實訓基地,通過引入國內外權威賽事,以賽代訓,貫穿從幼兒園、小學、中學、高職、大學的全學段人工智能人才培養。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底,第二十五屆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專項賽將在新區舉行。屆時,將有來自80所高校的800多名師生齊聚綿陽。
綿陽科技城新區某機器人企業員工開展研發。受訪者供圖
與復合型人才“雙向奔赴”
今年5月,國內領先智能工業機器人領域高新技術企業——敬科(深圳)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入駐綿陽科技城新區機器人產業園。當前,公司已投入到生產中,一臺臺玻璃蓋板插片機器人陸續從這里下線。
“這些機器人安裝了我們自主研發的視覺系統,可實時監控并精準定位取放位置,進行位置糾偏,最終實現將玻璃高精度插入加壓架,極大減少玻璃劃傷?!彼拇ň纯浦悄苎b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敬科技)業務主管張啟蒙說。
據張啟蒙介紹,該公司將在綿陽建設集研發、生產、調試、服務于一體的智能工業機器人西南地區總部基地,全面建成投產后,預計實現產值5億元。
敬科技的干勁足,與綿陽科技城新區富集的創新資源和優質的創新生態不無關系。過去一年,新區除招引機器人產業鏈頭部企業外,還引入以譚鐵牛院士、孫立寧院士為代表的專家團隊30余人,參與人工智能算法、機器視覺等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30余項。
5月31日,綿陽科技城新區迎來了一群特殊的訪客。自新區赴武漢大學開展“招才引智”活動以來,短短一個月,武漢大學便奔赴新區,與新區共建“武漢大學科技城新區人才服務基地”。
機器人產業迅猛的發展速度,讓新區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皣@‘產業鏈’布局‘人才鏈’,新區的未來發展,需要更多專業型復合型的人才?!本d陽科技城新區相關負責人說,武漢大學作為一所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涵蓋了12個學科門類,其學科門類齊全,專業水平高,與新區發展需求高度契合。因此,雙方可謂一拍即合。
“雙向奔赴”的深度合作,是綿陽科技城新區打造青年友好型園區的又一成果,作為四川省最年輕的省級新區,該區通過打造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開設綿陽機場專屬人才貴賓廳等政策疊加,吸引大批青年人才聚集在此。
“四鏈融合”助“機器人軍團”快速崛起
7月30日,在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大運村歡迎中心,入口一側的小型平臺上有4個白色小機器人。它們正伴隨著音樂的旋律,靈活地扭動著手臂、腿部、腰部……這些“小家伙”正是來自綿陽科技城新區機器人企業——綿陽樂聚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聚機器人)。
“我們提供了10臺機器人用于大運村歡迎中心迎賓,在現場進行舞蹈和特技表演?!睒肪蹤C器人總經理曹雨說,此次在大運會中應用的AELOS機器人,具有視覺識別、靈活抓取、多元感應等多類功能,內置外接共14個拓展模塊,是國內首款可實現快走的小型雙足機器人。
樂聚機器人是新區“科企培育庫”的一員。目前,新區“科企培育庫”在庫企業已有250家,“高企培育庫”在庫企業有120家,“瞪羚企業培育庫”在庫企業有20家。這三“庫”構建起了新區“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的梯度銜接培育體系。
在科技型企業的梯度培育中,許多公司都面臨著一些共性科研難題。為此,綿陽科技城新區與高校院所、企業合作,搭建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引入各方科研力量,結合企業所需開展技術攻關,實現科技成果轉化。
不久前,綿陽科技城新區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在忙碌中揭開新的一頁——隨著設備陸續到位,首支入駐研發團隊已做好準備。該研究院院長劉楊說,瞄準機器人“驅控一體化關節”這一課題,來自西南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的20多名研究人員將在這里開啟科研新征程。
“要在‘新賽道’跑得穩跑得快,關鍵在于創新驅動,實質是知識、技術、能力等要素加快集聚并實現共享互聯互通,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本d陽科技城新區相關負責人說,為此,新區圍繞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探索構建“五個一”模式下的機器人智能制造產業“生態鏈”,力爭到2025年落地企業達到120家,產值突破百億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