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港股有兩家公司上市,都大幅下調了募資金額,一家是今日上市的思派健康,募資凈額1.2億港元,相比142億港元的發行市值而言,這個募資規??芍^太小了,此前在一級市場這家公司就募資了40億元。
這種募資規模一般都是為了維持估值,流通規模越小,股價越容易上漲。思派健康今日收盤上漲34.4%,是近期漲幅比較可觀的新股,公司市值約191億港元。
(資料圖)
另外一家公司是衛龍,作為辣條第一股名氣要比思派健康大得多。上市募資凈額為8.99億港元,而此前計劃募資10億美元、5億美元。一次次下調,就是為了能發行出去?;蛟S是因為衛龍上市募資比較多,流通股比較大,上市后連跌三天。
這兩家公司都有騰訊的身影,騰訊是中國投資最成功的公司,包括但不限于專業機構。一般人都認為騰訊會投資與其業務相關的公司,但很多投資案例顯示騰訊的胃口非常好,即使是在表明收縮和減少投資的這兩年,也投資了不少公司。
一級市場
其中騰訊對衛龍增資是2021年5月,后者估值達到94億美元。對思派健康的投資增資則是有很多輪,騰訊參與了B輪、D輪、D+輪、E輪、F輪共五輪融資,累計投資人民幣16.6億元,其中E、F輪是2020、2021年進行。騰訊通過一次次增資,稀釋了創始團隊的股權,持有發行前持股27.67%,是第一大股東。
這也是騰訊比較喜歡用的招數,對看好的公司下重注,持有20-30%的股權比例,既讓創始團隊有動力干活兒,還能在成功時享受高收益。
能讓騰訊投資,一般都是比較好的標的,也不缺少其他投資者。騰訊作為著名參與者,眼光老辣,但還是在一級市場給了太高估值,整個資本市場一級市場估值都顯得太高。
一級市場高估已經太久了。2018-2022年港股上市的絕大多數公司都大幅下跌,讓投資者損失慘重。
2018年小米上市,其實已經戳穿了一次創業公司估值泡沫。
上市前,關于小米估值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680億美元,也有說1000億美元,相傳雷軍想謀求一個期望中的估值,但是最終經過機構詢價,小米IPO定價17港元對應市值485億美元。
后來發現,這個估值也定高了,小米上市后就進入漫長的下跌,最近股價為10.8港元。市值大幅低于其E輪估值450億美元。
創業者太樂觀了,投資者在公司上市前進行的各輪融資都太亢奮了。這一點在滴滴上表現更為明顯,滴滴去年6月末在美國上市,發行價定為14美元,IPO的估值超過670億美元。從發行上看,當時受到投資者歡迎,獲得10倍超額認購。
2021年年初,傳出滴滴要IPO,籌集約100億美元資金。有消息稱滴滴在非公開市場的估值已達950億美元,上市時估值可能達到1000億美元。
加上IPO募資44億美元,滴滴前后融資共計23輪,已披露的融資額合計257.8億美元,以及2億元人民幣,即累計超過258億美元(1650億元人民幣)。
截至目前滴滴退市到了粉單市場市值還剩下177億美元??梢韵胂蟾魑煌顿Y者損失之嚴重,其中軟銀就向滴滴投資約120億美元。
有一段時間騰訊和滴滴關系密切,成為滴滴的最大股東,千方百計支持滴滴運營,后來滴滴通過吸收合并Uber中國業務的方式,大股東更換為Uber,后來軟銀又通過增資成為大股東。
孫正義大投資
孫正義在2017-2019年B-2輪開始正式投資滴滴。他是推高滴滴估值的最重要推手。小米胃口大漲也是在這個時間段。
2016年孫正義以320億美元將Arm公司私有化,好像打開了他的胃口,他的投資進入百億美元時代。
2017年他成立了第一期愿景基金,最大的金主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為愿景基金一期出資450億美元,最終募資上千億美元。孫正義還要募資二期,依然是上千億美元的規模。
千億美元是個非常龐大的投資額度,中國目前只有6家科技公司有千億美元市值。千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在全球都是某個領域的絕對王者。
孫正義看重的是共享經濟,那一波是共享經濟高潮期。他投資了Uber、滴滴出行、WeWork等。
2014年為了爭奪WeWork,JPMorgan和其他幾個投資者以15億美元估值給WeWork投資了1.5億美元。孫正義直接推高了WeWork估值,軟銀投104億美元。2019年WeWork申請IPO估值高達470億美元,幸虧很多投資者不認可沒上市。后來悄然上市,沒有翻起什么波浪,最新市值為10億美元。
為了扶公司一把,軟銀等股東在給WeWork創始人的和解協議中支付了近4.5億美元。
回望2017年,孫正義信心滿滿的稱“美國共享經濟三大巨頭”之一WeWork這個獨角獸值“幾千億美金”,如今只剩個殘渣。
吃到阿里巴巴后,孫正義看重的是千億美元級別的回報。他出手凌厲,四處撒錢,碾壓其他投資者,改變了VC/PE圈的游戲規則。他對未來的想象太過美好,沒有預料到阿里巴巴這樣的機會會這么少。
成功的公司有一點相同,他們現金流良好,在度過一開始的成長期后,就很少從市場募資,增長迅速。阿里巴巴就有這個特點,騰訊也有這個特點。
但是共享經濟融資太過浩大,即使投入巨大,股權也很容易被稀釋。
機會少
2017年開啟的一級市場瘋狂投資,很嚴重的影響到創業公司估值情況,也影響到二級市場投資者收益。
騰訊在投出美團、京東、拼多多等一系列公司后,保持了對投資的熱愛。投資版圖不僅僅局限在互聯網公司,生產制造類醫療消費類也有他們身影。
直播平臺映客,2017年底和2018年初老股轉讓時估值為81.6億港元,而現在市值19億港元。
猿輔導2020年共對外披露三筆融資,分別于3月、10月、12月獲得10億美元、22億美元、3億美元融資,融資總額超35億美元,估值達170億美元。該公司遭到教育政策暴擊,至今沒有上市。
水滴在D輪融資完成后估值約為29億美元,IPO市值約為47.3億美元,現在只有不到9億美元。
這三個公司都有騰訊投資。投資老手也遭遇了一系列暴擊。
正是孫正義和騰訊這樣的頂級投資者,拉高了很多公司估值,他們想延續之前投資的輝煌,不想錯過機會。
這種示范提高了創業者胃口,提高了其他機構入股的成本,全國各地形形色色的一級市場投資者,在投資方面往往處于被反選的位置,很難以合理價格入股,而能主動選擇的創業公司,風險又太大。這也難怪不少風險投資公司都在走向二級市場,二級市場估值反而比一級市場便宜。
責編:彭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