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周外匯市場臨近年末的綜合把握突出美元布局為主,一周美指穩定104點,但比較之間為貶值傾向,周一開盤104.7267點,周五收官104.3235點,貶值0.38%;區間跨度偏向貶值清晰,最低至103.7500點,最高節制104.9379點,振幅1.14%,不升值和加強貶值側重清晰可見。由此,主要籃子貨幣隨從調節,畢竟其它貨幣的經濟基本面遠不及美元經濟穩健和強勁。歐元收官1.06美元,英鎊收盤1.20美元,瑞郎穩定0.93基本點,日元升值132日元,加元穩定1.3599加元,澳元維持0.67美元,新西蘭元保持0.62美元。我國人民幣兩地開盤匯率差別在6.98元(在岸)和6.96元(離岸),因此收官水平在岸穩定6.9880元,離岸收官7.0018元,兩地振幅離岸更偏激7.0150-6.9543元600多點的懸殊,相比較在岸6.99-6.95元400點左右波動率的自控性較強。
當前市場情緒因為陰霾的疫情和經濟氣候,加之冷清的圣誕不溫不火的局面,匯率與價格波動處于審慎無方向感階段,進而維持性為主,波動率并不大,但美元方向性驅動與計劃似乎較為清晰明朗。
1、美股是美元維持性心理關聯。一周美股下跌行情的陰晴不定悲觀站主,雖然一周美股道指上漲0.86%,但標普下跌0.19%,納指下跌1.94%。而12月至今,標普下跌了5.77%,道指與納指分別下跌4%和8.46%。目前美股三大股指為9月以來最大月度跌幅。這與2018年幾年美股屢創新高局面反差顯著,美股可能面臨2008年以來的最差年度表現。這也是歲末美元不升值的殺手锏。然而,透過美股企業財報的表現,美股技術上修正不良風險泡沫為主的技術發揮是關鍵,技術性熊市的說法似乎是美國非常高明的一種策略手法,這不僅不會減少真正的損失,反之使得風險的不健康元(600380)素消殺更徹底,美股健康的潛質將是2023年助力美國經濟或美元匯率的重要策略備應與準備策略。畢竟美國上市企業財報增收局面十分明顯,能源股賺錢40億美元,盆滿缽滿的收獲是美股潛在的支持與保駕。零售批發或百貨供給使得消費基本穩定,銷售邏輯與階段是規劃與策略的超前所為。
2、美國經濟強勁超乎尋常輿論。一方面是周五美聯儲通脹指標——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的同比漲幅略高于經濟學家的預期,美聯儲對抗通脹的規劃按部就班加強美聯儲加息不變,美國通脹居高不下是現實。美國11月核心個人消費開支價格指數(PCE)同比上漲4.7%,這略高于市場預期。經濟學家平均預期該指數將增長4.6%,而該指數環比上漲0.2%符合預期。尤其12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為59.7,好于預期59.1。11月數據為56.8,這表明美國消費穩定是美國經濟與居民收入的重要體現與權衡參數。另一方面更為令人不解的是美國第三季度經濟終值數據上修至增長3.25,這遠比前兩次數據的2.6%和2.9%大幅度提高,這與當前美國經濟衰退的不斷夸大其詞輿論反差太大,美國經濟不清晰度是美元貶值發揮重要的氛圍造勢。反之美國經濟強勁態勢也進一步促進美元敢于大膽貶值的底氣,進而表明美國因素的游刃有余超乎尋常,這是當前全球風險的最大困惑與干擾因素。 但是美國商務部周五數據顯示,美國11月耐用品訂單環比初值-2.1%,低于市場預期下跌1%,10月卻增長1.1%。
3、資產與經濟穩定之下政治穩定。本周四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25票贊成,201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一項1.7萬億美元的支出法案,用于為聯邦政府部門提供資金至2023年9月。 該法案于當地時間22日以68票贊成、29票反對的結果在參議院獲得通過,在眾議院通過后,法案將遞交給美國總統拜登并需要在午夜前簽署成為法律,以避免政府于12月24日停擺。尤其是拜登總統執政以來的安內政策十分顯著,進而美國國內企業收益率是企業發展的重要體現,雖然股指變數不良存在,但企業掙錢邏輯以及就業擴大都是美國政府與政治安逸的客觀環境與基礎。加之居民收入保障較好,增加就業是收入的基本保障,投資資產組合擴大至債券與股指雙迂回效應,至今為止美國儲蓄率依然保持相對穩定,這也是上述消費者信心穩定的重點反應。美國因素的收官合理于自身邏輯是我們應該側重的重點,局勢的掌控既有美國全球化位置的權衡,更有明年布局美國因素全面的考量與組合,這一點看似空泛,但實際和現實就是如此,局勢前所未有嚴峻,美國因素前所未有超乎尋常更是風險難以識別重中之重。
下周是今年最后一周市場行情維持現狀或加速按照美元方向調整是關鍵,預計美元指數收官103點附近,升值偏激概率并不大,其中包括股指、商品和籃子貨幣的配合與協同,這對2023年的前瞻思考是重要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