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多元化是事關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持續穩定有效的能源供應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是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基礎前提。
甲醇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基本原料,廣泛應用于有機合成、染料、農藥、醫藥、涂料等行業。甲醇可以用于生產甲醛、甲基叔丁基醚( MTBE)、醋酸、甲酸甲酯、氯甲烷、甲胺、硫酸二甲酯、丙烯酸甲酯、烯烴和二甲醚等有機化工產品。
(資料圖片)
在全球低碳化轉型的浪潮下,甲醇產業的發展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另一種路徑選擇。從甲醇動力船舶到甲醇商用車,甲醇在交通運輸領域的廣泛推廣運用,釋放出鮮明的信號,那就是在實現“雙碳”目標的戰略中,作為綠色能源的甲醇正在展現獨特的優勢,成為構建未來綠色能源的重要選擇。
綠色甲醇作為一種新型能源,無疑是立足我國國情,充分發揮我國資源稟賦優勢的一種選擇。甲醇在業內已逐漸被視為液態的“氫”,移動的“電”,集多種優勢于一身,被貼上了綠色標簽。經過數十年的探索,綠色甲醇技術已經在多方面實現了突破,為甲醇作為綠色能源的應用提供了基礎。
甲醇經濟前景廣闊,就技術儲備而言,目前已經解決了燃燒特性、排放特性、毒性以及作為動力源的動力特性等方面的問題,同時經過了多年的技術驗證,具備了大規模產業化的條件。
甲醇行業迎來哪些發展機遇?
甲醇燃料在汽車行業的運用也已經過多年的探索,吉利這樣的車企先行者更是通過多年的努力打通了甲醇汽車全產業鏈體系,積極推動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車的發展。吉利在晉中已建有甲醇乘用車和商用車生產基地,充分發揮吉利在甲醇汽車及綠色甲醇研究生產方面的優勢。而像山西這樣有著煤炭資源稟賦的省份,也在踐行甲醇經濟,加快能源低碳綠色轉型,促進汽車制造和甲醇產業協同發展中受益,孕育了一批成功案例。
無論是從政策指導層面、還是從行業技術提升,抑或是從地方實踐的檢驗方面來看,以甲醇為主的替代燃料汽車可以作為實現交通領域“雙碳”目標時間短、見效快、影響面廣的一種重要方式。發展甲醇汽車的時機越來越趨于成熟。行業專家認為,無論是從能源轉型、能源安全、實現“碳中和”目標、可再生能源還是促進氫能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發展甲醇經濟,推廣甲醇汽車和甲醇燃料應用都勢在必行。
工信部在《“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中,已把“促進甲醇汽車等替代燃料汽車推廣”納入“綠色產品和節能環保裝備供給工程”,把“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列入“綠色低碳技術推廣應用工程”。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甲醇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分析:
2022年全球新增甲醇產能全部集中在中國,2022年我國共計甲醇新增產能554.5萬噸。截至2022年底,我國總計擁有甲醇產能11306萬噸,有效產能10000萬噸附近,同比增加5.7%。而在企業產能排行榜中100萬噸/年以上規模的達到23家,產能共計超4400萬噸,占比超總產能4成。
到2023年底我國計劃投產甲醇產能或在400-600萬噸左右,屆時國內甲醇總產能或在12000萬噸附近。目前新增煤制甲醇裝置的投產明顯減少,這主要是受“雙碳”政策出臺以及煤化工項目高投資成本影響,后續發展還需關注“十四五”規劃在新型煤化工方向的政策指導,及環保、煤炭政策的變化。預計未來5年,我國甲醇產能綜合年平均增長率或在3%-5%的范圍。
全球正在探索多種甲醇制備技術路線,主要分為傳統甲醇制備和綠色低碳甲醇制備。目前,我國煤制甲醇技術、關鍵設備、催化劑等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煤炭的節能降碳完全具備技術條件。綠色低碳甲醇可通過利用工業副產氫氣或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與重碳排放地區二氧化碳捕集相結合來制備。現代煤化工與二氧化碳捕集技術的耦合,每生產1噸甲醇可以消納約900公斤二氧化碳,而可再生能源電解水每制備1噸綠色甲醇可綜合消納1.4噸二氧化碳。
基于甲醇國內外產能基數較大,甲醇價格仍將負重前行,關注宏觀及產業鏈的雙重驅動,從宏觀驅動來看,預期正在逐步好轉,國內與海外存在節奏上的差異。
隨著甲醇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甲醇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領市場,取得先發優勢。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優秀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行業中的翹楚。報告對中國甲醇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甲醇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想要了解更多甲醇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甲醇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