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每日經濟新聞特別策劃“2022數實融合十大年度案例”評選結果出爐,經每經智庫篩查、專家評審和公示程序,福佑卡車旗下的“‘數字公路’ 質效融合實踐”項目憑借在賦能公路運輸降本增效方面的突出表現成功入選。
2022年以來,數字經濟仍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大突破口和經濟高質量增長的重要引擎。作為每日經濟新聞首屆舉辦的數字經濟權威榜單,今年的評選致力于尋找這場數字經濟和實體產業“雙向奔赴”中的模范案例。
【資料圖】
歷時兩個月,經過對近百家企業數實融合案例的嚴格檢驗,來自互聯網、電商、零售、新消費、物流等十大領域的32家企業,憑借過去一年里先進的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卓越的創新能力和具有借鑒意義的數實融合實踐路徑成功入圍。在入圍的32個企業案例里,又優中取優,最終,福佑卡車攜手阿里巴巴、聯想、京東云、快手等十家企業的數實融合項目入選“2022數實融合十大年度案例”。
經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測算,自2012年至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超45萬億元,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的任務。數字經濟的崛起與繁榮,賦予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和“新動能、新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完整入圍名單中物流、出行行業的數智化趨勢顯著,占據十大案例的50%。作為專注于公路貨運的科技物流公司,福佑卡車是國內最早將AI技術應用到整車運輸交易市場的平臺,也是業內唯一能夠實現長途整車貨運秒級定價的平臺。
福佑卡車堅持“技術創新+模式創新”雙驅動的發展路徑,將傳統的貨運交易鏈條進行標準化和數字化重構,為上下游提供從詢價、發貨到交付、結算的全流程閉環交易服務,幫助貨主及司機降低信息獲取成本、提高車輛運行效率、優化運輸服務體驗。
基于海量真實交易數據和AI技術,公司獨立自主研發的“福佑大腦”(ForUBrain)智能中臺,融合了機器學習算法、運營優化和大數據計算能力,是福佑卡車平臺的核心技術基礎設施,包括智能定價、智能分單和智能服務三大系統。
通過“福佑大腦”智能中臺,大幅降低了運輸車輛空駛率、異常發生率。平臺貨運準時率達到95.2%,貨運服務事故率降至0.02%,車輛空駛率由行業平均值45%大幅降至6.6%,100%實現運單的線上化、數字化,開創性地推動公路貨運降本增效。
此外,在降本增效的同時,數智化也在為環境“減負”。交通運輸行業是我國能源消耗大戶,圍繞可持續發展理念,福佑卡車著力打造綠色貨運平臺。經測算,福佑卡車在2021年共計實現溫室氣體減排量90.8萬噸,到2025年預計減排259.34萬噸,“十四五”期間預計將產生共計821.12萬噸的溫室氣體減排量。
隨著5G通信、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不斷發展迭代,商業世界正在主動迎接數字化轉型的時代浪潮,積極應用信息化技術,構建數字基礎設施,促進數字與產業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降本增效,用數字新動能拓展生長空間。
以福佑卡車為代表的物流企業,正以創新驅動,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協同,打造數字化、標準化和智能化的智慧物流生態平臺,賦能物流產業鏈的轉型升級,為公路貨運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提供助力與支持。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廣告,相關素材由廣告主提供,廣告主對本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本網發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廣告內容僅供讀者參考。)